云南施甸: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让布朗山寨变美了

24.02.2017  00:07

  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的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布朗族彝族村民回到村里,惊奇地发现村庄已经变得越来越美了。土坯房、土路不见了,眼前是宽敞平直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易地安置小洋楼、民族特色鲜明的太阳能路灯……

  一年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乡亲们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云南中烟公司对口帮扶实施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和省、市、县开展的“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大中村党总支书记李新照介绍,大中村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的启动,给布朗山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走在大中村一组小松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个规划163亩的安置点自去年3月开工以来,一期二期124幢易地搬迁安置房已经拔地而起,成为布朗山寨一道亮丽的风景。负责施工的云南建工集团驻大中村项目经理王大贵介绍:“安置点不仅规划了卫生室,还建了一个占地5亩多的打歌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工作进度都是以周、日为单位计算的。驻村的10名扶贫工作队员,分别来自省委办公厅、云南中烟公司、市委办公室和乡里,他们一年来都吃住在村里,反复入户宣传引导,讲政策,扳着指头为群众算清经济账、生活改善账、子孙账、教育账、医疗账、土地山林账和搬迁发展账,看得见、看不见的都帮群众理清思路,终于打消了群众顾虑。”李新照透露。

  2016年,省委办公厅协调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扶贫”工程,每年贴息100万元撬动信贷资金2000万元,帮助摆榔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目前,已经给大中村139户农户发放贷款1110万元,贴息41.25万元。云南中烟公司在稳步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基础上,以公司筹资27万元、村委会自筹18万元的方式,在大中村菠萝自然村建设了一个生猪养殖小区,不仅转移了菠萝自然村部分劳动力就业,还为大中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了渠道。去年6月,保山市协调助学专项经费29600元,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70人;9月,市委办支持大中村产业发展基金10万元、协调雨灾毁损道路维修资金10万元、办公经费5000元……

  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的实施和“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的开展,把党的惠民政策实实在在送到布朗山乡,让少数民族兄弟对党和政府有说不尽的感恩。许多群众感慨:“干部晒黑了,村庄变美了,日子好过了!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