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外交官的云南情缘 纳斯里·若曼—— 学汉语交朋友

22.01.2015  11:11

榴莲不能带上飞机!”在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馆里,工作人员们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地念着。

这是他们每周二的“保留节目”——中文课。“为了能认识更多的中国朋友,方便我们开展工作,一年来我们每周坚持学习汉语。”马来西亚驻昆总领事纳斯里?若曼说。教中文的老师来自云南民族大学,在这里“教书”已经1年多,这段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特别高,个个都勤奋好学,虽然中间会闹些小笑话,但是特别有意思。

小意思”“够意思”“没意思”,中文老师在小黑板上写的这几个字,难住了所有的学员。大家瞪大了眼睛,挠头不止。

要是不好好学,还真是很难理解,所以大家都很认真。”纳斯里?若曼说。刚到云南的时候,总领事由于汉语不好,生活中遇到不少困惑,甚至把吃早点的“早点”理解成了上班要“早一点”。

如今,纳斯里?若曼只要去吃早点,就会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包子!”虽然有时候餐馆老板会理解错误,给他送上报纸,“但成功率越来越高了。”纳斯里?若曼说。云南人的友好热情给了他不小的鼓励,不管你的汉语说得好不好,哪怕就会几个词、你都会很容易交到中国朋友。现在,领事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学会了简单的中文,一声“欢迎你到马来西亚”让前来办理签证和业务的人倍感亲切、友好。

记者 张若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