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南:闻鼓起舞

27.08.2018  11:53
舞者双手摊开,前后摇摆。 广南阴阳双鼓 彩色糯米饭

  广南,除了有享誉中外的八宝贡米,还是“铜鼓之乡”。这里的铜鼓文化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铜鼓舞更是当地壮族和彝族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2006年,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辟邪神器

  广南之所以有“铜鼓之乡”的称谓,是因为这里的铜鼓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后期考古发现中,全球出土的8种铜鼓类型广南均有,出土的沙果村Ⅱ号鼓进入世界最古老的十八面铜鼓之列,1919年出土的“广南铜鼓”以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绝伦的纹饰成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2011年在句町贵族墓地出土的汉代“石寨山鼓”为全球最大……

  铜鼓舞动作简单,舞者双手摊开,前后摇摆,逆时针绕圈,让人联想到丽江纳西族的广场打跳。但只要换一种心态,就能读出个中玄机,因为铜鼓舞几乎是一种自然崇拜的延续,它的一切动作都围绕着远古的生活和祭祀场景,例如经常出现的“弯腰、双手朝向地面”的动作,表现的就是彝族远古先民山地劳作的场景。眼前的舞蹈实际是一场不加雕饰的远古先民的生活再现。

  广南县文联主席兰天明说,广南壮族彝族铜鼓舞始于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彝族认为,铜鼓是可以向上苍传递意愿的神器,彝族的传说中,铜鼓在人类面临灭绝时于汪洋大海中救出了彝家兄妹,使民族得以繁衍;壮族人的传说则认为,铜鼓是他们开天辟地的创始人布洛陀用来镇妖降魔的,铜鼓专为村寨降妖驱邪量身定做,闻鼓起舞,一切都会随人的愿望而实现。

   阴阳双鼓

  铜鼓,是广南境内旧时句町国的皇家礼器,铜鼓舞既有祭祀用途,更是一种高雅娱乐,后来逐步演变为感恩先祖、送别英灵、节庆娱乐的一种文化活动。

  广南彝族的迁徙史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彼时,金沙江、滇池沿岸等地的彝族逐渐扩展到滇南及现在的广南地区。在与当地其他民族融合的同时,文化上也兼收并蓄,例如铜鼓舞,至今已成为壮族和彝族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宝镇木媄村,是壮族彝族铜鼓舞传承点之一。这个彝族村子有60户、300人,主要收入为水稻、玉米种植及外出务工。村子至今仍在使用的铜鼓已有200多年历史,一公一母为两个,寓意阴阳。公鼓略大,音色低沉,母鼓偏小,音色较为清亮。两面铜鼓的表面均有12道芒,象征着太阳,也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而12这个数字与铜鼓舞的12种调子也不谋而合。

  一个村民指着母鼓的残缺部分告诉记者:“原先鼓面上有4只蟾蜍,后来被老人敲掉了。

  蟾蜍在过去被认为是通灵的神物,它赋予铜鼓灵性,也成就了铜鼓好斗的个性,之所以要将4只蟾蜍敲掉,是彼时村子里有威望的老人认为,蟾蜍会跳到水中和龙打架。

   鼓手指挥家

  上午10时许,木媄村民出现在铜鼓舞传承点的一块空地上。男女共两队,围成一个圈,铜鼓放置中央,旁边端坐着杨海清,他手持鼓棒,渐次敲击,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变幻出不同的节奏。

  1967年出生的杨海清是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传承人,他的角色更像是乐队指挥,舞者的动作完全取决于他的鼓点。他说,铜鼓舞一共有12个调子(节奏),目前传承下来的有10个。打击铜鼓有严格的顺序要求,但优秀的鼓手可以在曲调不乱的情况下加入自己的鼓点,从这个层面讲,铜鼓舞的每次演出都会不一样。

  铜鼓舞在木媄村主要用于祭祀,通常是在老人仙逝当天、第二天以及出殡前一天各跳一次,此外作为对先祖的一种感恩仪式,春节期间也会跳铜鼓舞。

  耳畔传来的铜鼓敲击声,更像是金属“乱打秀”中的某个章节,但由于铜鼓本身的文化属性和时间刻度,又会让人倍感珍惜,哪怕只是简单的敲击,当中蕴含的生命密码也会让人思绪梦幻飘飞。在当地彝族人心中,铜鼓历来就是通天辟邪的神器,最早的铜鼓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有说有唱有舞蹈,“”为念诵祭祀咒语,“”是唱诵十二月叙事古歌,但后来古歌部分流失了,仅剩下现在的舞蹈。

   传承之惑

  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木媄村的铜鼓舞也面临着传承尴尬。木媄村目前有一个30人的铜鼓舞表演队,几乎全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有的压根对传统文化不感冒。此外,开展铜鼓舞的活动经费也是问题。

  杨海清的观点是,铜鼓舞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的传承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最好学校能开展类似课程,不用多,半个月或一个月一堂课就好。记者 秦明豫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