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种濒危“土著鱼”实现人工繁殖重回餐桌

09.02.2015  12:44

  新华网云南频道2月9日电(记者 何春好)抚仙湖抗浪鱼、滇池金线鲃、西畴金线鲃等多种在云南省赫赫有名且价值不菲的“土著鱼”因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因素一度濒临灭绝,在近年来云南各级科技部门加大人工培育科研力度,民间资本投入实现技术转化之后,这些濒危“土著鱼”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不仅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条件,还大量走向了市民的餐桌。

  2月7日,在云南宜良一家水产公司300余亩的水产养殖基地中,人工养殖近的4年抗浪鱼进入丰产期,成鱼产量预计能达到8吨。这种鱼原名鱇浪白鱼,个体虽小,但肉味鲜美。由于捕捞过度,并且人工养殖困难,抗浪鱼曾“一鱼难求”,价格也走上了“天价”。为了保护该鱼种,2002年抗浪鱼被列入《云南省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

  经过技术攻关,水产技术部门2006年成功掌握抗浪鱼人工繁殖技术,抗浪鱼人工繁殖、池塘人工养殖获得成功。并在云南澄江、江川、宜良等地推广养殖,记者从宜良县农业局了解到,仅宜良县的抗浪鱼产量便能达到10余吨。

  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介绍,虽然人工繁殖成功,但并不意味着濒危鱼种“脱濒”。下一步还将进行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并恢复和重建土著鱼类的栖息环境、消除或减轻土著鱼类的致危因子,实现土著鱼类野外种群的复壮与自我繁衍,才能使土著鱼类免于灭绝。

  据了解,除了抗浪鱼,云南省在开展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滇池金线鲃、西畴金线鲃等其他土著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这些工作在优化水体生物种群结构、保持物种多样性,改善饵料生物水平、维持生态平衡,净化水质、维护渔业水域环境,形成区域渔场、减轻水域捕捞压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云南通过“科研单位+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仅让土著鱼类得到有效保护,并通过企业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与应用,实现土著鱼类规模化生产,带动当地群众参与,减轻对野生资源的依赖与过度开发。目前,不少珍贵的养殖鱼种已经逐渐走向当地市民餐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