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史上最严”旅游整治开启后业界经历“阵痛”
资料图:众多游客共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昆明持续高温的天气里,尽情享受泼水湿身带来的欢乐。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昆明4月24日电 (陈静)云南实行“史上最严”旅游整治措施已经一周,记者近日走访多家旅行社发现,“零负团”消失不见,旅行团价格普遍上涨。昆明市旅游行业协会会长朱伯威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仅石林一个景区的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已下降40%。
4月15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实施。措施涉及旅游购物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景区景点管理、监管机制、旅游协会改革、政府履职等七个方面。其中,取消旅游定点购物首当其冲,成为实现“游”“购”分离的主要措施。
记者走访昆明的旅行社时发现,云南旅游线路大多标明了“纯玩”字样,价格平均涨幅在50%以上。一位昆明中北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称,大理丽江五天四晚的行程现在的价格为1380元人民币/人,全程无自费,一个购物点都没有。但价格的上涨导致客流量减少,“现在客人是少得很,我们有时候三四天都没有一个单,相比以前差得很多。”朱伯威也称,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旅行社向他反映游客明显减少。
2017年1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目前全国旅游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其特点为:资源利用率不高,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存在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国际不相适应,旅游公共服务与井喷式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朱伯威表示,“云南作为全国旅游产业中的一部分,同样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他指出,目前云南有1040家旅行社,平均每天接待2万人,约800个旅行团,与此同时,相关法律、企业经营、消费者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不足,必然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政府应当用“史上最严”的手段治理旅游市场上出现的具体问题,导游辱骂游客,就要加强行业规范;餐饮业服务态度不佳,则应提高服务质量。
“云南旅游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称,政府目前正大力整治,出现游客减少等“阵痛”现象不可避免。在此过程中,新的问题可能会不断出现,但是,“旅游市场将在不断规范的过程中螺旋前进。”
朱伯威表示,通过这次整顿,如果能够真正做到游、购分离;如果政府能坚持不懈,不要一时紧一时松;如果能使入滇游客大幅增长;如果能使云南旅游负面舆论大幅度下降,云南旅游企业一定会扛过这个“阵痛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