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6.12.2018  08:11

故事 1

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育出致富树

8月的龙头山,一种特殊的清幽香味弥漫在山间,让人陶醉。这是属于青花椒的季节,刚刚成熟的青花椒就是这个味儿。对曾维昌一家人来说,这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53岁的曾维昌带着老伴和女儿跨过宁静的甘菜沟,来到另一边山坡上的林地里采摘青花椒。刚摘下来的新鲜青花椒可以卖到40元一公斤。每年甘菜沟边地里的花椒树大约能采摘六七百公斤花椒,给曾维昌一家人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谁能想到,现在这条安静的、不断为当地老百姓带来财富的甘菜沟,以前竟然是洪水泥石流多发的重灾区。11道拦沙坝,绵延数公里,把这头“洪水猛兽”结结实实镇住了。

龙头山镇位于鲁甸县西南部,这里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破碎,属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地区。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后,使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激增。

龙头山镇国土资源所所长李学坤说,震后共核查排查了26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原有地质灾害点48处,地震发生后新增地质灾害点221处。目前,通过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排危除险、搬迁避让等多种方式处置后,消除地质灾害隐患91处,通过在6条泥石流沟安装监测仪器、纳入群防群测等方式进行监测178处。

为让破碎的山体得到生态修复,原省国土资源厅把龙头山镇24个地质灾害工程纳入专项治理项目,其中:大型(特大型)治理项目6个、中小型治理项目18个,规划投入资金32842.43万元。

4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满目疮痍的龙头山如今已焕然一新。人们到龙头山除了看到一栋栋崭新房子立起来之外,还看到公路、山坡、河沟边筑起坚实的挡墙、防护栏、拦沙坝。这些治理工程仿佛是老百姓居住安全的“守护神”,有效保护着集镇区4000余户2万余人安全。

正如曾维昌所说,帮他致富的不只是花椒树,还有拦沙坝。

本报记者 朱丹

故事 2

减少面源污染——变废为宝迈出循环农业新步伐

一棵棵白菜正在菜地里等待采收,农户将“毛菜”采下简单摘除外层菜叶再运往集散地,工人将白菜再次剥叶、削根,这样加工过的“净菜”品相价格都好,还方便长途运输和储存。可在“毛菜”变成“净菜”的过程中,每一棵白菜大概要被削掉占重量40%的菜叶。

在通海县,有80%的废弃菜叶被运往里山垃圾场倾倒,加剧了里山垃圾场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对杞麓湖的污染。如何处理这些废弃菜叶,一直是困扰通海蔬菜产业发展的难题。

近日,记者来到通海县里山垃圾场,青山环抱中已不见堆积如山的垃圾。“以前这里山坡下的河谷里常年填满黑色的废菜叶,形成巨大的发酵池,腐败的气味让人无法呼吸。”福慧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随着公司的进入,科学解决了通海县废菜叶污染的问题,公司已实现日均800吨蔬菜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年生产有机肥10万吨,大大缓解了杞麓湖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

废弃蔬菜处理中,福慧科技配套的污水处理工程使生产排放的污水经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园区水池内都是处理过的水,饲养的鱼儿健康茁壮。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启动了“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将公司的废弃物日处理能力从800吨提升至2000吨,可在收纳蔬菜废弃物处理的同时增加接纳杞麓湖内水生植物残体的无害化处理能力。

在陆良县,为解决蔬菜产业带来的蔬菜废弃物处理难题,通过多方引资,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废弃菜叶处理项目已进入联产调试阶段。项目启动后,将减少陆良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提升现代循环农业理念。

本报记者 王淑娟

故事 3

高原湖泊治理——多措并举只让清水入滇池

滇池东岸龙王庙沟边,水质监测样品排成一排,可明显看到浑浊发黑的污水逐渐变得清澈透明。

我们应用了JG生物处理污水技术,经过持续跟踪检测,在龙王庙沟投入生物菌9天后,河道里的总氮总磷削减量达到40%至60%,COD削减量达到60%,水质pH值下降0.6,河道透明度增加,水质改善明显。”日前,昆明市呈贡区供排水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智勇介绍,这项技术还推广到了其他沟渠,在雨季之前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龙王庙沟曾是一条农灌沟,污水浑浊,水质较差。引入JG生物处理污水技术后,在生态调蓄池投入生物菌对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分解,再经过曝气、沉淀、过滤等环节处理后进入湿地进行净化,最终才汇入滇池。

当前,昆明市正突出源头治理、面源治理、系统治理和生态治理,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创新滇池治理方式和管理方式,突出科学性、系统性和精准性。2017年滇池全湖水质类别为Ⅴ类,今年1至10月,滇池全湖水质类别上升到Ⅳ类。

本报记者 浦美玲

故事 4

野生动物保护——栽竹种草动物有了“大食堂

今年7月5日中午12时37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关坪站的巡护员则得和周晨浩两人,通过亚洲象预警信息系统清晰拍下了一群由20头野生亚洲象组成的象群,在野生动物食物源基地的芋杆坝人工硝塘中玩耍、觅食的画面。这是自2017年底这个野生动物食物源基地建成后,被红外预警系统捕捉到进入基地的最大一个野生亚洲象群。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通过建立跨境生态保护机制和推进缓解人象冲突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一批批平时难得一见的亚洲象、印度野牛、野猪、马鹿和猕猴等野生动物,纷纷来到西双版纳野生动物食物源基地内活动觅食。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西双版纳不断加大野生动物食物源基地和亚洲象红外相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力度,2018年先后在勐养片区的关坪和莲花塘、尚勇片区的冷山河,通过人工更新和种植竹子、构皮树、中华草等亚洲象喜食植物1500亩,在为野生亚洲象等野生动物集中取食提供了场所的同时,也减少了野象等野生动物进入保护区周边村寨采食老百姓种植的农作物的机会。

2009年底,中国老挝双方正式划定第一片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中国西双版纳尚勇—老挝南塔南木哈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拉开了中老生物多样性跨边境联合保护序幕。一年后,中老边境一线新增三片联合保护区域。一个南起老挝南塔省南木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至中国西双版纳勐腊子保护区,长约220公里、面积约20万公顷的跨境联合保护区域正式形成。过去人象冲突最为剧烈的中老边境一线,如今野象也大摇大摆地顺着人类活动频繁的边境公路,从边境检查站“出入境”。

本报记者 戴振华

声音

邓加忠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

防控优先是当务之急,我们急需解决的就是让更多人来关注环境监测,来共同监督所有影响空气质量的违法或者是不合规的行为,从而保护云南蓝天白云,让绿水青山能够常在。

王云斋 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云南在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平台建设和模式创新。广泛吸引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接受生态环境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让“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共同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环境质量,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云南。

查金鹏 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副主任

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终端市场,“云菜”“云果”等凭借生态绿色这一特点,备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产品好卖,价格好。随着“云品”出滇成效逐年显现,大家深知,只有守好云南的青山绿水、蓝天沃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杨国柱 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

目前,正是云南水利发展的高速期。今后,除了加快解决饮水安全保障等民生水利问题外,我省还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优先,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加快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系统治理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人水和谐,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好家园。

赵思旺 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党总支书记

村子就在杞麓湖旁边,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日渐清澈的湖泊爱上我们村。如今,村民生产、种植都有了环保意识,大家知道只有村美湖美才可能让日子更好过。以后,村里搞农业要走三产融合之路,每个环节都以保护环境为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