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安边防战士谢樵入选“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

16.10.2014  11:46

  图为谢樵生前为灾区群众发放中药

  云南鲁甸地震抗震救灾公安英雄群体入选公安部和央视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第二批候选人,其中就有为抢救群众英勇牺牲的边防战士谢樵。

  8月4日13时,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战士谢樵在鲁甸“8.03”地震救援中营救受灾群众时,被山上滚落石头不幸击中后卷入堰塞湖激流中,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生命壮歌。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紧急组织41人的应急医疗救援分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因道路阻断,有大量伤员在光明村无法运出,山体仍在垮塌,无救援人员进入。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是第一支深入光明村的救援队伍,谢樵和战友们协助当地群众从垮塌的路基上搬运伤病员,往返出入山体滑坡道路近40次。途中,有四名群众被滑落的山石击中死亡,谢樵和战友一起搬开大石,帮助转移尸体,并沿途疏散身处困境的群众30余人。

  下午1时,救援队接到光明村9社刘远玉刘家华父子的求救,称其所在的大林村因昨晚地震导致的泥石流,整个村子被掩埋,60余人至今下落不明,其妻张仲巧也未逃出,但是始终手机都有信号,他们请求救援队到山体滑坡处看看,帮助寻找妻子的下落。刘远玉始终坚信妻子仍然活着,泪流满面地恳求医院人员通过堰塞湖帮助找寻妻子。

  救援队官兵冒着余震、滚石的危险,经过1小时急行军,终于看到了大林村。此刻暴雨如注、山体滑坡,巨石、泥沙、大树卷着一辆大巴车在河水中不断聚集,堰塞湖越聚越大。湖水暗流涌动,巨石、漩涡、树枝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下奔涌翻滚,在堰塞湖的终端形成巨大的瀑布,挡住了队员进入大林村唯一的去路。

  谢樵主动请缨:“我就是来救人的,我先上,这点水不算什么,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说着,谢樵利落地脱掉外衣,向对岸游去。距岸边仅5米时,余震袭来,一块块石头从山上坠落水中,巨石激起巨大的浪花,形成深深的漩涡,岸边的战友的惊呼还未出口,就看到谢樵被一块石头击中,他的两只胳膊在水面奋力挣扎,但还是未挡住汹涌的激流,渐渐地沉入水中。

  “他那张灿烂脸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太可惜了,多么好的战士啊!”当得知小谢被卷入水中的消息后,光明村委会9社(大林村民小组)刘远玉父子几天来一直在湖边寻找。

  2008年12月谢樵同志怀着对绿色警营的憧憬,从宁德市应征入伍来到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成为了1名光荣的边防战士。

  “他是班里的好苗子,军事训练特别能吃苦,一次战术训练,他磨破了膝盖和手掌,鲜血直流,仍然咬牙坚持,三个多月的新训,他的军事动作成为新战士学习的样版。”小谢的新兵连指导员杨义军悲痛地说。

  通过3个月的严格训练,谢樵以优异成绩分配到怒江边防支队鹿马登边检查站工作,由于平时表现突出,2010年9月被选送到昆明边防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谢樵被分配到了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担任中医科卫生员。

  总队医院勤务中队队长李学同对谢樵印象最深,“他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并且喜欢帮助战友,平时办事认真,不太爱说话,工作起来却‘拼命三郎’的劲头,很多事他都冲在最前面!

  “在干好卫生员工作的同时,谢樵为钻研中医,还经常跟随一起先后深入外出去采药,先后采集到各类中草药300多种100余吨,为解决医院中草药做出了很多贡献”,医院贾永礼介绍说。

  入伍6年,谢樵先后在边防检查站、总队医院等多个单位工作,无论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践行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誓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