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做好“加减法” 让高原湖泊清波荡漾

01.02.2019  18:25

  必须通过绿色发展、减压发展、优化发展来给湖泊“减负”;必须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代表、委员们围绕云南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讲问题、谈思路、献良策,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贡献智慧力量。

  张秉位代表: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下决心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已成为大理全州上下的思想共识。当前,洱海水环境承载压力仍然很大,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海东环湖区域已转向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开发规划面积和人口规模已作大幅调减,正“跳出流域”实施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以海东·宾川新区等为承接,系统性疏导洱海流域人口和产业,切实为洱海“减负”。“跳出流域”谋发展,就是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关键举措,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的大转变大提升,通过“加”“减”转换,为洱海流域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高质量的发展。

  范永光代表:抚仙湖的保护,要在周边项目建设、人员居住、农业发展三方面做好“减法”。要严格控制项目数量和体量,不该建的绝不能建;要抓好抓实抚仙湖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生态移民搬迁和中央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的退出工作;要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抓好“四退三还”工作,以“大水大肥”为主的蔬菜种植、规模养殖、工矿企业要全面退出。澄江县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保护倒逼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努力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袁培文代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革命性措施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下决心先做“减法”再做“加法”,下决心解决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明确了思路和措施,建议建立省级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落实“一湖一策”制度,研究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有效控制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具体路径和配套政策。

  段昌群委员:目前,云南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到了攻坚克难的特殊阶段,需要多部门综合、全系统发力、整体集成,需要树立“跳出湖泊治理湖泊”的思路。未来必须通过绿色发展、减压发展、优化发展来给湖泊“减负”,注意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有机融合,有前瞻性地科学谋划、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最终形成协调统一发展。

  罗美娟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等措施,合民心、顺民意,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在做“减法”和“加法”过程中,注重扶持发展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生物制药业等现代工业企业,夯实壮大云南工业发展基础,防止过早去工业化。既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更要发展经济,推动云南产业实现新突破。

  施建锋委员:减法,就是高原湖泊保护中的刚性约束。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以来,已经实现“不让一滴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洱海”的阶段性目标。加法,就是政府主导,引导社会转换发展思路。洱海保护必须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有机结合。通过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加法,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