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染病防控系统的埃博拉阻击战

26.11.2014  10:09

负压急救车内部,当设备运转起来,车内空气可以过滤抽出。记者杨帆/摄

    云南省疾控中心医务人员身着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一次性防护服。但它提供的只是基本防护,面对埃博拉病毒,疾控中心还有更强大的防护措施。记者杨帆/摄

    在西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出血热,让世界各国谈之色变。中国也提高了戒备,准备迎战这种致死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

  在云南,医学界人士已经严阵以待。致命病毒在他们看来,虽危险,但不足惧。

    没人知道,肆虐地球一角的埃博拉病毒何时会出现在身边;所以,懂得它危险的云南医务工作者们需要时时防备。面对凶险的疾病,他们很从容,因为背后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早已今非昔比。

  当刘莉谈起埃博拉病毒时,想到的是闹“非典”那段日子。当时,她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在急诊科。仅仅是走过了一个发热病人的病房,她就恐慌得整晚睡不着,跟自己爱人叨念:“完了,完了,会不会染上……

  那是2003年,“非典”总让人想起死亡。

  11年后,刘莉已是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病房的护士长。她又碰到了另一头怪物——埃博拉——它正在非洲肆虐,阴影笼罩世界。但如今,她已做好准备,一旦这头怪物出现,便阻击它。她和云南省其他医务人员一样,都有着当年无法想象的从容。

  从容背后,是“非典”过去的10多年里,云南公共卫生体系的愈发健全。

  用科学战胜恐惧

  在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世文看来,即便是凶恶的埃博拉病毒,也不必恐慌。只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有办法对付。

  这是张满分为100分的考核表,成绩达到85分以上才算及格,考核内容为穿、脱防护服。10月20日,在云南省疾控中心的会议室,“考官”们正拿着这张表,盯着“考生”的一举一动。

  “手套脱掉之后,‘6步洗手法’一定要仔细。”一次考核结束,“考官”点评道。她猛搓自己的指缝,给“考生”做示范。后者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先挠头,再点头。看起来,双方虽都是疾控中心内部的“自己人”,但这考核毫无走过场的意思。

  “埃博拉的最大特征是感染性特别强。所以,个人防护是最重要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世文说。他已两鬓斑白,对传染病的防护经验很丰富。

  目前,针对埃博拉疫情,云南省、昆明市两级疾控中心成立了共60人的应急队伍。其中,省疾控中心有30人。他们都有公共卫生等专业背景,能够坚守24小时的值班制度,并且要通过相关训练和考核。

  何继波是队伍中的一员,他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副主任。在无数次穿脱训练后,他现在能在五六分钟内穿好一套防护服。相比起来,新手穿这套衣服需要10到20分钟时间,还会弄得一头大汗。

  这套防护服价格在150元以上,是何继波穿过的防护级别最高的一套,专为埃博拉准备。穿上之后,感觉犹如太空服,十分闷热,一小会儿便让人浑身湿透。其中配备的N95口罩,过滤空气,效率达95%。如果有必要,他们还会用到正压式呼吸器——依靠电力,将过滤好的空气通过导管,吹向形似八旗兵头盔的帽子,供应急队员使用。整体上,全套防护服既密闭又防水,使应急队员与外界隔绝。

  培训、考核,一切看似紧张。但与人们想象中不同,历经“非典”、“甲流”、“禽流感”等之后,传染病已经激不起何继波的恐惧了。

  工作多年,让他印象最深的不是恐惧,而是处理2009年的通海霍乱疫情。当时正值春节,家家户户吃好的、放鞭炮。他和同事忙了一天,回去却只能吃些青菜萝卜,心里“失落”、“不是滋味”。

  这种情绪最终成功逆转,因为他和同事最终控制了疫情——霍乱被扑灭,当地无人死亡,疫情没有扩散。这个结果又让他觉得很值,特别是因为处理得当,玉溪市政府赠给省疾控中心一座铜牛之后。

  对于经历过“非典”以后的疾控人员和医务人员来说,埃博拉病毒,这个1976年在刚果(金)北部首次亮相的怪物,虽时隐时现、致死率极高,但并不那么恐怖。何继波觉得,预防埃博拉的工作,和之前所遇到的其他传染病没什么两样——只要做好防护。到现在,昆明市大部分相关机构的医疗人员都已接受过穿脱防护服等培训。

  对埃博拉的这种态度,似乎是省疾控中心内部的共识。赵世文总结:“恐惧人人都有,不了解它(埃博拉)可能造成恐惧。克服恐惧的核心是要科学地工作,认识它怎么传播,怎么防止它传播。”他声音沉稳,很容易让人相信,科学战胜恐惧,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他看来,对付传染病,最重要的是“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因为中国和西非交往比较多,“保证一例(埃博拉病人)不进入中国很难,但我们的措施能避免病例进来后造成新的感染。

  病毒袭来,云南会怎么办?

  形状宛如中国古代“如意”的埃博拉病毒,如果想潜入云南,必须面对一张早已编织好的防疫大网。

  云南省主要通过疾病监测网络(可达到村一级),以及20个部门的联防联控体系,来做到“四早”且已经下发了相关应急预案和联防联控文件。联防联控,包括联席会议制度——20个部门由各自的领导牵头,达到信息共享。还确定了在紧急情况下各部门的职责。

  “‘非典’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使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完善。‘非典’之后,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起来,疾病监测网络也逐步完善。现在,传染病的及时发现,几乎都是通过这个网络。”赵世文说。

  这个防控体系的重点,是从疫区进入云南的人。他们中间如果没有出现相关体征的,疾控部门会对其进行为期21天的健康监护。期间,疾控部门会建议他们尽量待在家里,少与外界接触。到目前,云南地区进行的88例健康监护中,已经排除87例。

  也有较坏的情况。从疫区回来的人员,假如出现了疾病体征,未能通过机场的检测,这时他的身份就会变成“留观人员”,警报随即拉响。民航会将情况通报给卫计委,很快,省急救中心也会接到通知。

  针对埃博拉疫情,省急救中心已经成立了10组队伍——这样能让队伍中医生和护士的防范意识更强。每组医生、护士、司机各一人。中心要求他们穿脱防护服等操作要比别人更加熟练。

  接到通知的15分钟内,10组队伍中的一组会登上负压急救车,奔赴机场接收“留观人员”。

  负压急救车出现在“非典”之后,省急救中心共有2辆,于2010年配置。它们由两辆奔驰车改装而成,这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并形成一个内循环——外部空气过滤后挤进车内,车内空气过滤后排出。整个系统造价不菲,改装前后的价差超过40万元。

  当负压急救车到达机场时,“留观人员”就应该穿上全套防护服。当他们上了急救车,车门关闭后,负压系统就会启动。

  若不是特别慌乱,他应该会注意到,车体发出了类似飞机起飞前的“”、“”声,车内形成密闭空间。空气挤了进来,过滤后的空气凛冽、通透。指示表上,气压开始下降,直到低于外界30帕左右,人可能会感觉这里的温度、空气和手术室里类似,但难以察觉到气压的变化。

  负压急救车启动了,它会将“留观人员”转运至昆医附一院、省传染病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其中一家(均为埃博拉定点收治医院)。完成此行后,车将回到急救中心消毒——用优氯净先洗,再喷,然后密封30分钟,再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另一边,几乎是急救中心接到通知的同时,省疾控中心也会接到通知。半小时内,他们将派出应急队员,对“留观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否接触过可疑的病人、动物及其他感染的可能,并对他进入中国之后的“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关措施——或隔离、或健康监护。

  一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他的确接触过可疑病人、动物,或有其他感染可能,那么,他就成为“疑似病例”。

  接下来,还有可能出现最坏的情况。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