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书画大家寇子皓:传统有来历 笔墨不厌精

07.04.2015  19:23

寇子皓作品《银杏村之晨》。供图

云南书画大家寇子皓。记者廖拓溪/摄

     昆明信息港 记者廖拓溪  他从传统中走出,却敢于创新自成一格;他成名颇早,却坚持数十年临池不断,在书画世界中自享寂寞;他游离于“圈子”之外,却敢说敢做勇于打破当今书画界的言论流弊。他就是寇子皓,自号大东老农,亦自诩为“江湖画家”。浸染书墨40余年,他已成为云南乃至中国书画界耳熟能详的标杆人物。

    初见寇子皓时,他正在工作室指导学生习字。一件灰色套头上衣,双袖高高挽起,双眉紧蹙,背脊笔直,乍看之下便透着一股书画艺术家特有的风骨。他的工作室也颇为简陋,除了桌椅板凳,四处都堆满了笔墨纸张和草稿,墙上则挂了些已经完成的作品,凌乱却墨香扑鼻。

     喜欢画画师从闫甫 淡泊名利享受寂寞

    在寇子皓看来,书画或许是他天生就应该去做的一件事。1953年,寇子皓出生于昆明一个老式家庭。从小,他就对画画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善于想象并主动去琢磨、靠近。寇子皓回忆,他刚记事的时候,有一次一个人躺在床上,看到墙上有两条黑线,就一直盯着看,越看越像一双眼睛。上学后,他便喜欢在书本上画“小人儿”,上大学时,还因上课时在课本上涂鸦被老师“抓包”。

    在不断的自我摸索中,寇子皓渐渐对中国传统书画着了迷,一发不可收拾。1972年,还在上中学的寇子皓拜“云南四大家”之一的青山绿水画师闫甫为师,从此潜心研习传统山水画技法。从闫甫那里,他学到了什么是“六法”,并渐渐了解到何谓“雅俗”、“格调”和“趣味”。然而对于寇子皓来说,闫甫老师对其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却是“你不要学我,去学石涛、髠残吧。”正因为这句话,寇子皓对石涛、髡践、黄宾虹的技法下功颇深,不断在自我否定和创新中找寻自己对书画的独特见解,让作品呈现出另一番正大气象。

    80年代初期,寇子皓籍由《昆明四青年书画展》崭露头角,并陆续在各类书画大赛中获奖,作品也争相被单位、企业和个人收藏。2013年,作为云南唯一一位受邀的书画家,寇子皓带着作品《银村之秋》远赴美国参展。回忆起《银杏村之秋》的创作过程,寇子皓满是唏嘘:“接到邀请后我就开始创作,却一直得不到满意的作品,一度很是灰心。那副作品我足足酝酿了3个月,结果有天突然来了灵感,半小时就画了出来。完成后我知道,就是它了。

    去之前,寇子皓心里仍然有些忐忑,毕竟是和世界级的画家们进行交流,也担心他们能否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底蕴。结果,这幅作品展出后大受好评,并一举获得第十三届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也是那次获奖,让寇子皓认识到,艺术的语言是世界性的,一幅充满灵气、取味生活的好作品就像金子,无论走到哪里一定会发光。在寇子皓的众多作品中,灵气和趣味一直都是标签式的存在。便如书画界评寇子皓,他善于将云南山水融入民俗民风,作品笔力雄厚,苍茫悠远却饱含趣味,亦不乏生活情趣。

寇子皓每年至少花3个月外出写生。供图

    事实上,寇子皓作品中的生活情趣,除了需要深厚的笔墨功底,也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离不开关系。用寇子皓的话说就是,没吃过、没玩过、没造过,那么你要画什么呢?寇子皓当过知青,从过仕,经过商,破过产,甚至也曾赌过博。尽管几多变动,书画却犹如打入骨子里的烙印,从未从他的人生中淡出过。

    有人说寇子皓聪明,但在寇子皓本人看来,自己其实并不聪明,所得所成完全是凭借大量的实践和积累而来。宋代著名书法家石涛曾说:“天,授人以法,不授人以功。”寇子皓深以为然。他说,书画创作就像存钱,积累很重要,知行合一是艺术创作力最有价值的存在,然“”又比“”更加重要。

    浸染书画世界40余年,寇子皓便一直把“”放在第一位。人说出门有三宝,手机、钥匙和钱包。然而对寇子皓来说,还有最重要的一宝便是速写本,哪怕从家步行前往工作室的路上,也是速写本绝不离身。树下的光影、行人的步履,都是寇子皓捕捉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研习书画以来,寇子皓每天坚持临帖练功3小时,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断。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寇子皓每年都会花至少3个月的时间用来写生,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名山大川。除此之外,他还喜欢看书,尤其是诗和明清小说,家里的书光运送就要花3大车,约莫340多箱。而到现在,寇子皓已经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写生稿和影像资料,足够整理上20余年。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