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小企业“走出去” 一半是荆棘一半是玫瑰

23.06.2016  18:02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多方分析人士指出东南亚是其重心所在。从南博会期间本报记者了解的一些情况来看,和往年相比,“中字头”企业正加快进入东盟南亚国家的步伐。

这样一来,“中字头”企业在给云南“走出去”的中小企业带来方向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同质化业务的竞争压力。这种背景下,精细化和专业化成了突破方向。

中字头”企业加快扩张步伐

在“一带一路”政策刺激下,我国在东南亚、南亚等区域的基建项目有望增长,势必带来基建装备、机电、钢结构等特种船货源的出口。多方人士甚至将“一带一路”中心定格在东南亚。

东南亚与中国有非常近的地理关系,目前在东南亚约有三四千万的华人华侨,这是非常大的资源。很多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都有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能源和新能源的合作可能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关系中的一个重点。此外,南亚国家在能源上也有较大的需求,这个地区与中国在能源安全通道、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以及地区能源交易机制,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交易上都有共同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字头”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据昆明中远物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尹继宏透露,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甚至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国家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落地之后,大都由“中字头”企业接手了这些国家的水电等大型项目。

正因为如此,昆明今年4月迎来了首家“中字头”央企总部。为了布局“一带一路”及整合云南有色资源产业,央企中铝公司正式将旗下的中国铜业有限公司总部迁址昆明。将中国铜业总部落户云南,一方面是中铝公司以实际行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之前,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在一个“一带一路”论坛上表示,目前东南亚的中小型工程对于中国仍有很大空间,但中国企业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管理员工、在当地建设中如何遵守当地规定及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员工的签证、外汇管制等。工期延误问题、安全风险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应谨慎对其进行安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