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会】特别报道:人代会上道心声

17.01.2017  14:05
【云南两会】特别报道:人代会上道心声 - 云南信息港
来源: yn.yunnan.cn

   8位人口较少民族人大代表带着家乡的新变化,带着乡亲的嘱托——人代会上道心声

独龙江乡马库村的崭新面貌。

   马正山:家乡变化日新月异

  “便捷的道路,密林下的草果、重楼, 托起了独龙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谈起这几年独龙江乡农村的变化,独龙族省人大代表马正山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隧道通了,柏油路铺到了村里。村民住上了敞亮的安居房,老人们有了活动中心。村民以前只会种芋头,现在会种核桃,还学会了人工养蜂,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仅草果一项,就实现年人均增收700多元。”马正山的家乡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马库村,说起家乡如今的面貌,他如数家珍。他说,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现在,在独龙江群众走出大山的同时,也有更多的人走进独龙江。”马正山说,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通车后,独龙江乡的旅游业逐渐繁荣起来,游客越来越多,许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搞起了服务业。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谢宇

   熊元德:人心思富发展加快

建设发展中的兰坪县石登乡回龙村。

  “黑暗低矮的土坯房不见了,一栋栋具有普米族民居特色的楼房建起来了。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家乡的变化让我非常自豪。”谈起家乡的变化,普米族省人大代表熊元德满脸喜悦。他的家乡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石登乡回龙村,因特殊的地形地貌限制,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度非常艰难。

  熊元德说,就在几年前,回龙村还交通滞后、信息闭塞、生产条件落后。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帮扶下,扶贫规划、脱贫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驻村工作队驻扎在工作一线,挂村包户,帮助乡亲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而今村里人人都很忙碌,大家忙着种中药材,养猪养羊,盖新房,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高,乡亲自力更生的劲头足,人心思富,发展越来越快。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程玉莲

   韦 昌:贫困群众安居圆梦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果科村。

  怒族省人大代表韦昌的老家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果科村,谈起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她非常开心:“现在村里处处可见农民群众热火朝天建盖新房的场景。

  韦昌说,如今家乡的道路加宽了,引水工程等各种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产业也在发展,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生活,一直是我们边疆各族群众最大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作为省人大代表,一定会抓住各种机会,向乡亲们宣讲党的脱贫政策,鼓励贫困群众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增收致富。

  韦昌说,省两会上,她将建议省委、省政府对边疆边境特困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特殊政策倾斜,将国家中长期政策性贷款覆盖到未列入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平衡就地改造、就地新建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之间的政策标准,让更多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圆安居梦。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段旭华

   刘彩虹:幸福生活就在眼前

勐海县打洛镇曼芽寨布朗族村民弹起三弦赞美新生活。

  年末岁首,布朗族省人大代表刘彩虹很忙,既要搞工作总结、项目申报,又要收集各族干部群众对省两会的建议意见。

  “作为直过民族布朗族聚居区的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过去封闭落后,贫困面大,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朗族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刘彩虹深有感触地说,自2000年国家民委在布朗山乡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布朗山扶贫综合开发”项目以来,省、州、县持续加大对布朗山的扶贫,“兴边富民”、整乡推进、特困村扶贫攻坚、精准脱贫等项目一个接一个,实现了路、电、水、通讯、数字电视“村村通”。培育起了茶叶、牲畜养殖支柱产业,布朗族群众基本实现整体脱贫,家家住上了干栏式瓦楼,部分农户还过上了小康生活。201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通过实施精准脱贫,2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122人摘掉了贫困帽,剩余172户670名贫困人口,今年可全部摘帽。

  刘彩虹说,由于历史上布朗族社会发育程度低,现在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程度仍然偏低,希望进一步合理布局山村小学校,恢复偏远山寨的小学教学点,让低年级儿童能就近上学,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同时,县乡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尤其要抓好布朗山主产业茶叶的生态茶园建设、初加工技术。

  云报全媒体记者 赵汝碧 通讯员 佐连江

   唐海英:基诺山乡明天更好

  基诺族茶农认真学习茶叶初制技术。

  见到基诺族省人大代表唐海英时,她正认真阅读在刚刚结束的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人代会上通过的乡政府工作报告。

  “基诺族能有这样跨越式的发展进步,主要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得益于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持续重点扶持。”唐海英说,跨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累计投入上亿元扶持资金,让基诺山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和村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行政村实现道路硬化、建起了卫生室,多数自然村建起了村内水泥路、文化活动场、篮球场等公益设施,绝大多数村民住上了干栏式的小洋楼,部分人家还拥有了私家车。201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45元,超过全州农民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基诺族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唐海英说,现在小城镇设施滞后是基诺山乡发展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希望上级党委、政府给予重视,帮助进行基诺山特色小城镇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搞好“五网”建设,继续帮扶发展教育、卫生、科技事业,促进基诺山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坚信,基诺族的明天会更好。

  云报全媒体记者 赵汝碧

   余麻约:景颇村寨面貌一新

漂亮整洁的景颇村寨。

  “随着精准脱贫的深入推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村寨面貌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现在走进景颇山寨,一栋栋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已初见雏形,一条条村内水泥硬化道路通向各家各户,崭新的文化活动室设备齐全,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一至两个增收产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景颇族省人大代表余麻约说。

  余麻约说,全面小康,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景颇族的脱贫致富始终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牵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尤其是中国三峡集团出资7.6亿元对口帮扶景颇族,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劳务输出、安居房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等工程项目,帮助景颇族整族脱贫致富。历经一年多的努力,各项工作效果明显,景颇山寨旧貌换新颜。

  云报全媒体记者 刘祥元 通讯员 刀宏春 刑安因

   杨 艳:走出山门天地广阔

上帮村村民家的房前屋后是充满希望的产业。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的增收产业……德昂族群众的变化真是太多。最让人高兴的是,人们从封闭落后的旧观念正转变成求发展、思进取的新思想。”谈起德昂族群众的变化,德昂族省人大代表杨艳喜悦地说。

  杨艳以一个德昂族小山村为例,讲起了新变化。芒市三台山乡邦外村上帮村民小组是一个德昂族村寨,过去这里的群众生活非常贫困,全村45户村民,只有2户盖起了砖混房。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和上海对口帮扶,村民们不仅全住上新房,还开始发展茶叶、坚果等产业,自己也学会养殖能繁母猪和肉牛。“以前村民就算无所事事也不会出门求发展。而今,村里的妇女都纷纷出门打工赚钱,谋发展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行动。”杨艳表示,省两会上,她将建议我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助力民族群众从思想上脱贫致富。

  云报全媒体记者 邓清文

   张益俊:点滴印记见证变化

陇川县户撒乡腊撒村的新房。

  “我出生在陇川县户撒乡腊撒村,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有真真切切的感受。”阿昌族省人大代表张益俊说。

  张益俊介绍,以前村民们的生产方式很传统,就是种水稻、打刀、做点边境贸易。而今,生产方式不断进步、致富路子更宽了,现在村民们种田种地都是机耕,种植的种类有烤烟、马铃薯、油菜等,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养起了牛和羊。另外,村里的村民90%都盖起了新房。

  “过去我们喝水都是挑水喝,我小的时候,每天要把水缸挑满才能去上学。如今,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以前比,就是天上和地下。”张益俊说。

  “生活越来越好,这让阿昌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张益俊说,农村的风俗习俗变得勤俭节约,乡风文明。村民比以前更加重视教育,发展的愿望也十分强烈。

  云报全媒体记者 刘祥元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