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二环底层桥墩频被撞 防撞护墙支离破碎很受伤

29.10.2014  10:42

西二环底层防撞桥墩受损

南二环底层隔离栏被撞成椭圆形

南二环底层桥柱受损

北二环金星立交刮痕

东二环底层桥墩损毁 记者翟剑/摄

    自从昆明开始实行绕城内环限货,二环底层从以往大货车排成行、黑烟洞洞喇叭响的嘈杂中解脱出来,行车条件改善明显。但二环底层跑多了,桥墩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痕也让不少老驾开始担心,这桥墩被过往车辆碰来撞去的,会不会影响立交桥的安全啊?近日,晚报记者跑了一圈二环底层,只见沿线桥墩伤痕累累。其中,南二环底层“最受伤”,许多路口的桥墩成了挨撞“专业户”。

     案例与声音

     南二环

     凌晨一声巨响

    2014年10月20日凌晨3点20分左右,一辆白色轿车直接冲到了一辆大货车的车头下,就在轿车司机刚被救出不久,后方100米又响起了一声巨响。一辆红色大货车自西向东行驶到南二环底层西华园附近,为了避让前一起事故尚未撤除的现场,大货车突然转向撞上了二环下层的桥墩。红色大货车整个右侧车头严重变形,所幸驾驶员踉踉跄跄地打开车门。还好桥墩上只留下了轻微的刮痕,并未看到有明显的大面积破损。

     大半夜

     常被刹车声惊醒

    市民陈先生住在东二环高架昙小路附近,因为妻子经常上夜班要到凌晨2点多钟才回家,他也常常会等妻子到很晚。“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听到从二环传来的急刹车声音,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刺耳。我爱人开车上下班,每天凌晨差不多她下班时,一听到有急刹车声传来,我都提心吊胆的。”陈先生说,长年累月也习惯了,有时听到二环传来刺耳的急刹车声,他和妻子都竖直了耳朵听接下来的声响——“紧接着听到‘砰’的一声,肯定没刹住撞了!

     调查与分析

     很受伤 防撞护墙支离破碎

    记者走访了二环高架沿线底层路面情况,在福德立交底层,多处桥墩外围的防撞护墙被撞得支离破碎,一圈厚实的水泥护墙现在已经被严重撞裂,护墙里的砖头被撞得粉碎,堆在桥墩下还来不及“下岗”。在南二环西福路下穿隧道上层路口,路口设有信号灯和指示牌的桥墩柱上,布满了货车留下的碰撞痕迹和刮痕,最深的撞痕有近1厘米,桥墩柱上的水泥也被成块剥落,表面有明显的裂纹。

    在明波立交桥底层转西二环的铁路桥下穿分道口,一侧桥柱拐角被车辆撞缺了一大块儿,墙面上也是遍布刮痕。记者绕着二环底层跑了一圈,桥墩和隔离设施上有撞损痕迹和刮痕的地方就有10多处。在福德立交桥宝海路口附近西向东方向辅道一侧,接连多座桥墩柱上都有刮痕,并且刮痕所在的高度约有两米左右,很明显是大型车辆留下的。在东二环石闸立交附近A线底层机动车并道口,两根桥墩底部特制的防撞墙上已经被磨得伤痕累累,撞掉了不少泥石,几道3厘米深的凹痕明显是车辆并道时防撞钢架硬撞出来的。

     频被撞 桥墩有“内伤”吗?

    交警告诉记者,昆明二环底层桥墩普遍采用的防撞措施是在桥墩四周造一个人工岛或是打上防护墩(墙)。目前,许多桥墩底部防护墩被撞毁,桥墩表面也都能看到部分水泥脱落的损伤,剧烈冲撞是否会对桥墩造成“内伤”?二环高架桥梁安全是否会受到影响?桥梁在平日能否得到相应的检查、维护、保养?记者也咨询了相关业内人士。

    中铁十一局项目部的工程师郑昌林告诉记者,桥墩表面水泥层有撞损或脱落,并不能简单判定它就出现了质量问题,要详细检测、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多数桥墩在设计的时候都是主要计算它的承载力是多少,即垂直方向的受力情况,而水平方向受力的情况则较少考虑,而像大货车冲撞桥墩则属于水平方向的受力,桥墩承受不住也不意外。如果桥墩本身就有防撞设计,可以承受一定的水平方向撞击力,那么还要看这次事故中大货车产生的撞击力到底有多大,是否在桥墩承受范围之内,这需要通过物理碰撞模拟来还原事故的过程再得出结论。

     专家说 桥墩没变位就安全

    郑工程师告诉记者:“如果受冲撞桥墩没有发生变位,例如桥墩倾斜等,那么桥体应该还是安全的。”但是否存在肉眼观察不到的变位,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受损程度、桥梁安全度等进行评估。记者了解到,随着昆明绕城内环限货,二环底层通行的大货车也大幅减少,西山区建设部门已经着手对二环底层受损的路面和桥梁防护设施进行检测、评估,并计划对受损的部位展开修复。

     有分析 车速快是罪魁祸首

    根据二环底层发生的交通事故分析,交警部门表示,在深夜或凌晨,由于车少,许多老驾车速都比较快,车辆接近底层各个立交进出口、匝道分岔路段时,司机往往还来不及反应,车子已撞上分隔墩、桥墩柱或防护墩(墙)。由于碰撞事故多发,分隔墩旁的警示标志常遭损坏,同时二环底层扬尘较大,许多反光标志被厚厚的灰尘覆盖,夜间即使大货车司机开着大灯,远看也并不明显,这导致驾驶员更难留意到前方有分隔墩。(记者张扬)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