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二十四孝图画上居民楼 让人们继承传统孝敬父母

09.04.2015  10:05

  二十四孝图画上居民楼 春城晚报 记者 王宇衡 摄

  小朋友学习《弟子规

   编辑手记

  孝,善事父母者。从字形来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下面一个年轻的人背上背着一个年老的人,暗藏着年轻人要承担起赡养老人重担的意义。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双亲,孝敬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敬重、不赡养的人是不能奢望他爱其他人的。时下,很多家长在教育儿童时,都把《三字经》、《弟子规》和二十四孝故事作为重要内容,是很好的现象。社区在居民楼上绘画二十四孝图值得肯定,它提醒大家孝敬父母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孝敬生我养我的父母就是从善如流。 丁强

   二十四孝图画上社区墙

  “你们来看看,双龙桥社区居民楼的墙上画着反映古代孝敬父母的二十四孝图,画得很好,很受小区居民欢迎。”近日,张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激动地说双龙桥社区里出现一些很漂亮的二十四孝图。记者前去采访,看见墙上不仅画着二十四孝图,还有《弟子规》的图文。一位小区居民感言: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图不仅有必要画在墙上,更要留在心里,时刻提醒大家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当天,记者来到位于盘龙江畔的双龙桥社区,看见一些临街的居民楼墙上画着一些画,有“百里负米、亲尝汤药、芦衣顺母”等二十四孝图,而且还有故事。而在一面墙上不仅画着一群孩子,还写着《弟子规》。

  “这些图画很好,吸引了小区和路人来观看,看了后都深有感触。”小区一名保安说,这些画是春节前画的,自从有了这些墙画,就经常有人来观看,还拍照。特别是小区里的居民,还经常带着孩子来看,给孩子讲讲画上的故事和道理。

  在《弟子规》前,一位爸爸带着孩子一起在背上面的内容。一位居民说:“现在,许多人缺少这些古代文化的教育,在孝道、品德方面有欠缺,这个社区推出这些传统文化教育,以画的形式,吸引人们来了解、学习古代的道德规范,许多人看后心灵都受到触动。确实很好。

   提醒人们要孝敬父母

  双龙桥社区书记陈惠琼说:“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美德。我们绘制二十四孝图文,就是想提醒大家莫忘了父母之恩。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于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更要懂得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道理,自觉孝敬父母。

  陈惠琼还说,他们社区位于盘龙江东岸,其临江路涉及9个居民楼院,并多为70~80年代老旧小区,为了让双龙桥社区的居民拥有一个更加和谐、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进一步营造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双龙桥社区特地委托官渡区文化馆绘画二十四孝图。此外,辖区内有双龙桥和得胜桥,在这两座桥的附近,用民间绘画的方法绘制旧桥的模样及一些民俗生活的画面,使更多的人了解双龙桥社区的历史文化。

  据了解,官渡区连续四次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绘画),在社区墙上画二十四孝图,不仅是提醒人们要孝敬双亲,也是为了展示艺术之乡的风貌。(记者 左学佳 实习生 王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