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四三二一”工作法创建全省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2014年,保山市成为云南省首个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州市。三年来,保山市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始终把质量发展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攻方向,通过健全“四大机制”,实施“三项工程”,强化“两个保障”,守住“一条安全底线”,着力推动保山经济发展的重心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2017年9月28日,保山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现场考核验收,成为云南省首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城市。保山市的主要做法为:
一、健全“四大机制”,保持高位推动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5位副市长任副组长,52个部门参与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园区、成员单位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覆盖全市的组织领导体系,为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建立健全质量长效机制。出台了《保山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意见》,编制了《保山市质量发展规划》《保山市“十三五”质量强市发展规划》,制定了《保山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保山市政府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和长效机制,将质量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每年专项投入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以上,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资金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每季度召开1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5个质量工作组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工作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四是建立健全考核督查机制。将质量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一年一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市通报。建立“创建办+市政府督查室”的督查新模式,定期开展“一对一、面对面”专项督查,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实施“三项工程”,打造保山质量
一是实施“边疆质量走廊”工程。突出保山特色,强化创新,补齐补强边疆欠发达地区质量发展短板。按照“一个标准、七大板块、四十分钟精品”的建设模式,制定发布全国首个《边疆质量走廊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坚持企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区域布局相结合,围绕农业、工业、服务业、工程、环境、部门、区域七个板块打造一批质量标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建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边疆质量走廊示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质量示范引领新模式。在每个示范点内大力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指导企业打造十分钟观摩路线、十分钟查阅台帐、十分钟宣传影片、十分钟专题汇报的“四十分钟精品”,确保示范标杆有亮点可说、有做法可学、有实效可看、有经验可推。目前,该市共培育“边疆质量走廊”示范标杆42个。标杆企业通过点上发力,聚点成片,结片成网,形成集聚效应,成为全市质量文化的宣传廊、质量提升的示范区、质量成果的风景线、质量惠民的主阵地、质量工作的大舞台、质量诚信的承诺书。二是实施“标准化+”工程。通过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三个一批”项目化手段,超前谋划储备各类标准化项目,在全省首家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梯级体系。创新“选好一个项目、安排一笔引导资金、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的“五个一”推进模式,着力抓好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旅游、标准化+美丽宜居乡村、标准化+和谐社区、标准化+政务服务等“标准化+”工程,推进标准化在全市六大主导产业以及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初步建成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区。如,该市制定的云南首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标准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建设有目标、评价有依据、考核有规范”,成为今后乡村建设的“硬约束”“对标尺”,是标准化融入和提升地方发展质量的生动实践。三是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坚持以品质创品牌、品牌强实力,推动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质量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强化品牌培育,重点抓好区域集群品牌和企业品牌“双培育”,市委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双推进”,共同打造市场认可、独具特色、含金量高的保山品牌。强化市委政府主导作用,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等区域集群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引导企业追求卓越、塑造品牌。建立“一户企业、一名首席质量官、一笔培育引导资金”的品牌培育精准服务机制,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对品牌培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企业累计给予500万元的奖励扶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和管理体系,自主开展企业品牌培育和推广,彰显企业产品特色和个性。2016年来,保山市把提升质量全面融入壮大“六大产业”、推进“六化”进程等全市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腾冲全域旅游两个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形成一批全国全省知名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品牌化发展;在全国首创“十户联防”+手机+互联网公共服务管理新模式,打造“6995”“995”公共服务管理品牌,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荣获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称号。
三、强化“两个保障”,筑牢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质量基础保障。与省级部门合作建设检验检测平台,南红玛瑙、黄龙玉、石斛三大特色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在全省走在前列。强化计量认证认可支撑,形成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扎实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1户、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保山工贸园区、腾冲边合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护知识产权,申请专利2123项,专利授权1397项。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质量素质教育,建成市级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4个、质量实习实训基地1个,与昆明理工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深圳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知名质量管理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聘请质量专家入保入企实施质量管理人才“千人培训工程”,组织先进质量管理培训2000多人次,培训企业首席质量官138人。二是强化舆论宣传保障。建立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理论宣传“四宣统筹”工作机制,围绕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关键时段,全方位、多层次广泛宣传质量工作,讲好保山质量故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质量新闻网等9家中央媒体专程采访报道,连续在各大媒体发出专题报道13篇,提高了全社会对保山质量工作的知晓度。每年举办“质量知识竞赛”“质量标杆企业观摩会”等群众性活动,组建质量宣讲团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开展“质量安全大家行”“实验室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市民的质量意识,营造了人人关注、全员参与的浓厚舆论氛围。
四、守住“一条安全底线”,提高监管水平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简政放权、“权责清单”“双随机一公开”等改革举措,提升全面质量监管水平。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整合县级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组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设立市场监管所,建立“社会质量监督员”“信息员”队伍,推动质量监管网络向企业和基层延伸,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大监管格局。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和风险防控体系,重点工业产品、农产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建筑工程、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质量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和预警工作不断增强。健全执法打假联动机制,定期不定期联合开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的专项执法整治,严惩质量违法行为。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市场”“平安市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营造良好的质量诚信氛围。探索建立质量多元救济机制,启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充分发挥12365、12315、12331等热线平台的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群众对质量问题的申诉、投诉和举报处理率达100%,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