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春晚,以文化之力唤醒乡情

14.03.2017  09:22

    只要还有传统,还有文化,还有联结人与人之间的舞台,乡村就不寂寞。

    今年大年初一,一场由村民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在盘龙区滇源街道白邑村委会上演。没有绚丽的舞台灯光,也没有名人助阵,演员们自备服装,各自亮出“绝活”,撑起了这场乡村年度大戏。在春节这个举家团圆的时刻,热闹的“村晚”就像一道烩菜,材料上下翻腾,材质各入其味,看似杂乱无章,却热气腾腾,总让人能够吃出家乡的味道。而在电视春晚争奇斗艳的今天,乡村春晚宛如一股清流,无需刻意打磨,凭借原汁原味的乡土节目就能唤起乡民的共鸣。

    很难想象,像白邑村委会这样的“村晚”,整个滇源街道整整举办了36场。其中有18场是街道巡演,从初一持续到初五。可以这样说,以“村晚”为代表的乡村娱乐,已然成为乡村业余文化生活的主流。演出的火爆,见证了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底蕴,而村民的追捧,则意味着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精神需求,就有市场空间,这是文化层面的一种内在平衡。

    在一个信息爆炸、娱乐空间繁荣的时代,我们既幸福又不幸。打开电视,你可以看到任何一家省级卫视,打开手机,你可以看到任何一档你想看的节目。但也正因为可供选择的太多,人们往往会陷入一种无从选择的困境。或者可以这样说,信息接受得越多、娱乐的工业化程度越高,人的内心最柔软最敏感的那一部分,正在变得僵硬而麻木。过度的包装,制作的程式化,以及赤祼裸的商业企图,已然让娱乐变得越来越廉价,根本无法满足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乡村春晚的逆袭,不是没有理由的。根据资料记载,早在清代,滇源境内花灯就已进入兴盛时期。每到春节、元宵节、三月头龙节,坝区各村戏班子大显身手,在各村公演。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古戏台已不复存在,白邑唱花灯的场所也由戏台变成了电影院,民间艺人也曾热情减退,但这只是一时的衰落,文化的根系不曾真正断裂,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也不会轻易遗忘那些书记着历史的传统文化。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再付诸一点人为的努力,传统民间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之于流行文化,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具有不可替代性。说起滇源四宝,只有这个地方的人才会脱口而出,并引以为傲,说起“龙王借水”,也只有这个地方的人才会津津乐道,跟着台上的演出随声附和。说着熟悉的乡音,看着熟悉的演员,表达着共同的情感,民间文化籍由精神上的共鸣而释放出独特的魅力。

    今日的乡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青壮年的离去,让很多人担心乡村的衰败、精神的颓废,以及情感的疏离。但其实,只要还有传统,还有文化,还有联结人与人之间的舞台,乡村就不寂寞。(春城晚报评论员 吴龙贵)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