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篇之——曲靖市“四个注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布局美、生活美、环境美、身心美”

22.08.2016  18:11

 

2013年,中央作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云南省早布置、早安排,及时提出“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的要求,曲靖市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结合全市农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以“四重”促“四美”,扎实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来,共实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01个,惠及2.8万农户10.7万人。

      一、注重规划引领作用,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工作中,曲靖市非常注重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聚集发展型、旅游带动型、古村保护型、民族文化型等不同类型,结合各项目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特点,遵循农村自身发展规律,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乡村和民族特色,保持田园风貌,科学编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重点,实现村内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合理分区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建一个美一个,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

      二、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环境美。以村内户外道路、文化活动场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以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实施以“改路、改水、改圈、改厕、改灶,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推进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建设,对村前屋后、路边沟旁和公共区进行绿化,改善村庄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做到道路通畅、村庄整洁,实现美化、亮化、绿化。麒麟区东山镇新村村委会阿楚克村人民群众主要以挖煤为生,生态的破坏造成该村地质松散,水源枯绝,生活环境恶化。2013年,省财政投入阿楚克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00万元,资金的投入,引导并撬动了社会各界捐资、投资1530万元。硬化了道路,建了文化活动室、公厕、垃圾房和水池,种了树绿化了环境。项目建设完成后,一个崭新的村庄展现在眼前,脏、乱、差不复存在,出行难得到解决,村民有了集中活动的场地,呈现出一片景色秀丽、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实现村容整洁环境美。

      三、注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创业增收生活美。围绕“村要美、民要富”的目标,在完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引导群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大胆创业。结合项目村生态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引导群众发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既引导人们参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又可以增加收入。马龙县马鸣乡咨卡彝族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有沿袭千年的摔跤文化,有独家秘方、浓烈甘醇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家泡缸酒,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工艺、传承千年的神奇火草褂。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薄弱,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淡忘。2014年通过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了火把广场和文化活动室,赶起了乡街子,使得2015年、2016年的“火把节”、“摔跤节”美名远扬,成为了咨卡的“代言词”,吸引县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彝族文化,成为“九乡—马鸣—马过河”旅游景观带上的重要连接点,实现创业增收生活美。

      四、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身心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曲靖市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扬勤劳朴实的农村传统民风,以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为平台,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在项目实施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群众的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倡导契约精神、科学精神,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化素质。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设道德讲堂,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抓好移风易俗,逐步引入现代文明生活理念,实现乡风文明身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