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 做合格党员】 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代琼兰:他们幸福了,我就幸福了

06.06.2016  15:43

30多年无偿供养老人、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代琼兰——

他们幸福了,我就幸福了

不久前,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下冲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结束,代琼兰又一次以高票当选下冲社区居委会委员和上冲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

今年已经63岁的代琼兰,本应该在家享受“含饴弄孙”的年龄,但她仍在忙碌着。“我的‘家’里还有25个需要照顾的老人和残疾人,小组里还有几百号乡亲的生产生活需要帮扶,我哪能撂下担子去安享清福。‘家里人’幸福了,我才幸福、乡亲们幸福了,我才幸福。”这是有着16年党龄的代琼兰在当选时说出的一番话。

老人和残疾人是我最亲的人

代琼兰所说的“”,就是位于西山区团结街道永靖社区的“喜乐福”老年公寓,她所说的“家里人”,就是这所老年公寓里的25位孤寡老人、残疾人。

喜福乐”老年公寓建在团结街道永靖社区,这里四面环山、树木成林,空气清新。

1979年,代琼兰所在的上冲村的王刚老人生病好久,一直卧床不起,还是一个孤寡聋哑五保户。靠着创业,代琼兰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但只够温饱,可她却请医生给王刚打针,买药,每天还给王刚端水送饭。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她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坚持不了几天,公公婆婆也强烈反对她照顾一个外人,代琼兰多次耐心地给老人做工作说:“你们换做是他我也一样会照顾好你们,家里一人省一点就够这位老人生活了。”在她的劝说下,家里人终于同意了她的义举。之后,代琼兰干脆把老人接到家中供养,直到2002年老人去世。

王刚老人在她家安度晚年,代琼兰便萌生了供养孤寡老人的念头,并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2004年,靠创业先富起来的代琼兰租用了29亩荒山,借了8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9513.8平方米、建筑面积3107.44平方米、拥有144个床位的“喜福乐”老年公寓。四幢砖混结构的楼房主要承担着老人住宿、娱乐、活动的功能。

公寓建成后,代琼兰靠出租工程机械的收入,长期免费供养孤寡老人,她到处奔走,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深打动了全社会。在民政、妇联等部门的支持下,她供养的人越来越多,代琼兰不但把村里和邻村的孤寡老人都接来了,甚至一些无依无靠、孤立无助的孩子也被她接回家中,供她们上学读书。

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细心照料着这些老人,他们病了,端水送药请医生,他们孤单了,陪他们聊天,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几十年来,她为供养的老人养老送终,每年都要接收新来的老人和残疾人。现在,在她的老年公寓里,还供养、收留着25名孤寡老人和残疾人。

和乡亲们一起共同富裕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带领群众致富,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代琼兰通过辛勤劳动致富后,一刻也没有忘记仍然贫困的家乡和乡亲。

上冲村里有一条800多米长的羊肠小道,无论孩子们上学还是村民到田地间劳作,都必经这条土路,一到雨季更是泥泞不堪。2002年6月,团结乡政府出资1万元整修这条道路,代琼兰捐资5000元,在代琼兰的带动下,全村村民投工投劳,把这条800多米长的坎坷小路修成了水泥路;2004年,她又捐资3万元,为上冲村修建水池,解决了村里的人畜饮水问题……

要摆脱贫困只靠‘输血’不行,我一直在考虑如何为村民们找到一条靠土地致富的路子。”看到上冲村里还有很多乡亲没有摆脱贫困,作为一名党员的代琼兰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2008年,代琼兰受邀到富民县一个“农家乐”采摘樱桃。从富民回来后,代琼兰马上请教行家,当得知家乡也可以栽种樱桃后,她自掏腰包买回了樱桃苗,先在自家地里试种。4年后,试种的樱桃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果实,她把村里的乡亲请到樱桃树下,免费让大家品尝。

看着代琼兰试种的樱桃成功,乡亲们都纷纷向她打听如何购买种苗和请教樱桃种植技术。但为了减轻乡亲们的经济负担,她决定自己育苗,再请人嫁接,嫁接成功后无偿分发给乡亲们种植。

不久后,她育出了4000多株樱桃苗,经过嫁接成活1500株,她将这些樱桃苗发给了10多户村民。2012年,代琼兰又购买了几千元的樱桃籽,育出了数万株小苗,经嫁接后又分发给了乡亲。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上冲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樱桃,给大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代琼兰给乡亲们算了一笔账,樱桃没有收成时,地里可以套种辣椒、瓜、豆角,“在樱桃还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时,这些蔬菜就可以提早进入市场,卖个好价钱。”随着乡亲们种植的樱桃逐渐进入盛果期,代琼兰又开始操心了。“樱桃成熟季集中,且保存期短,如不及时销出,就会烂在地里,一文不值。”为了让乡亲们的樱桃能及时卖出,并能卖出好价钱,她逢人就为上冲樱桃做广告、搞宣传。

看着乡亲们种出一筐筐红彤彤的樱桃变成白花花的钞票,代琼兰从心底感到安慰和充实。她说:“他们幸福了,我就幸福了”。

(记者 李竞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