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一语点破“反腐影响经济”伪问题

07.03.2015  17:05

    3月6日上午,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此时提出这一论断,是要传达什么信息?“学习大国”(微信号:XXDAGUO)现在为各位学习伙伴们解读。

     1. 靠腐败分子发展经济,开什么玩笑!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反腐败斗争中,江西可谓焦点地区之一。已经被“双开”并由最高检立案侦查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之前正是江西的“一把手”。

    据中央纪委通报,苏荣大肆卖官鬻爵,纵容支持亲属擅权干政,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性质极其严重,影响十分恶劣”。

    “靠腐败分子发展经济,开什么玩笑?”正如江西的干部群众所言,腐败分子即使“”些光鲜政绩,那也是从根本上从长远上危害经济发展的。

    试问:苏荣家族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腐败,他们除了谋取私利不遗余力,有促进地方发展吗?当然没有!

    对腐败“零容忍”,对违法违纪线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江西的表态很坚决,查处腐败分子,根本就没有“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

     2. 腐败分子要抓,经济发展也不能耽误

    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看反腐,就会非常清楚,中国的发腐败斗争绝不仅仅是抓几个腐败分子。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发展永远是“第一要务”。对此,习近平今年年初在云南调研时又进行了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

    其实,反腐是一场价值观的较量,是要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对中国社会进行重塑,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不反腐,中国的经济会怎样?会陷入腐败的“陷阱”,不能自拔!

     3. 腐败会吞噬改革成果,瓦解社会信心

    反腐深得人心、效果显著,但个别唱反调的一直没有消停。什么“反腐过头”论、“反腐自黑”论、“反腐无用”论等等,杂音不断。对于这些,都做过清晰有力地批驳,这里不再赘述。

    “反腐影响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唱衰”反腐的腔调,说什么反腐导致消费领域缩水啦;地方干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啦,政府投资谨慎影响经济啦,表面看似乎有几分说服力。

    其实,这种论调站不住脚。

    比如常见的“反腐导致消费领域缩水”论调,就完全是胡说八道,统计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劲,大众消费的增长非常抢眼。至于投资增速下滑,那是转方式、调结构、挤泡沫的结果。

    如果不反腐,改革会怎样?腐败不但会吞噬改革的成果,而且会瓦解公众对改革的信心和支持。中国社会要发展,经济要繁荣,归根结底有赖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反腐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

     4. 为什么反腐败能促进经济发展?

    其实,反腐不是中国经济的减速剂,而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催化剂。更进一步说,反腐可以释放经济增长的新红利。

    比如,深入推进反腐,并辅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将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公平的环境;减少权力寻租、整治“吃拿卡要”,能够大幅降低企业支出的“腐败费用”,进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反腐对经济发展,至少可以释放下面几大红利:

    资金红利,将集中起来的资源特别是财政资金利用好;

    效率红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促进党员干部既清廉为官又踏实干事;

    公平红利,保障市场主体充分、有序地进行市场竞争;

    信心红利,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信心无疑至关重要。

    随着反腐常态化、制度化、法治化,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更加健康可持续。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主题:“反腐败影响中国经济”是个伪问题。

    习近平在两会上一语点破,足以表明中央对“反腐影响经济发展”的错误论调有着清醒认识。着眼“四个全面”,以从严治党保障改革措施落实,以从严治党促进发展目标达成,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做出的战略布局,也是顺应民意和时代大势的做出历史选择。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