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困:昆明“留守娃”和“外来娃”生活状况调查

17.08.2016  11:38

乌龙村的留守娃最喜欢妈妈买给自己的玩具熊。 记者杨艳辉摄

今年6月,云南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此外,为帮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贫困,监护缺失,安全保护薄弱,学习滞后,心理易失衡”等问题,这份《意见》还对民政、教育等部门提出具体要求,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回村无法增收、孩子进城难以落户的源头性矛盾。

昆明妇联系统对全市0-16周岁留守、流动儿童的两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留守、流动儿童87684人,其中留守儿童42128人。值得关注的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是两个会互相转换的身份,对于大多数进城务工者的子女而言,大部分都要经历6岁之前留守、6岁之后进城成为“流动儿童”、初中辍学之后回乡留守的过程。

这些“留守娃”和“外来娃”是否已经得到更多来自社会、政府的关爱、保护?他们所面对的安全、心理健康、失学等危机到底该怎么化解?近日,记者分别走访石林县、呈贡县、官渡区、西山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聚集的社区、村镇,采访了解眼下昆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生活现状。

留守娃

上三年级就开始“当家

石林县西街口镇芭茅村,由于土壤石漠化严重,发展种植业有很大困难。当地人为了增收致富,不得不离乡打工。根据村委会的统计,眼下,这个村子里共有100余名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都赴广东、福建等省份打工,每年只回家一次。

林家的房子在村子的一条主干道边上,这一家的大儿子、二儿子都已出门打工,只剩下林家老两口带着3个孙辈。作为大姐姐的林琪丽已经当了4年的留守儿童,每次叔叔帮她开家长会,她都要特意向同学们解释:“这不是我爸爸,是我叔叔。”而在这个内向女孩的内心,非常希望父母能帮她开一次家长会,亲耳听听老师是怎么评价她平日里的表现。从三年级父母开始出门打工,她就挑起了照顾弟弟的担子,“在父母去广州打工那一年,我学会了做饭,平时会管弟弟做作业,有时候和爷爷奶奶下地做活。”大多数时候,这是一个不善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农村女孩。但每收到父母从广州寄回来的新衣服时,她都会把那些新衣服抱在怀里好久,“我和妈妈穿的尺码一样,我妈每次帮我买衣服都要自己先试一下,所以寄过来的新衣服上也会有她的味道。”尽管林家每年人均纯收入处于中下水平,养活一家人问题不大,“但爸妈还是要出去打工,我也跟爸爸说过,他们能不能去陆良打工,这样离家近一些,可以经常回来看看我们,但爸爸说在的近了,挣的钱不多。”林琪丽的父母想攒下林家姐弟未来念大学的钱、盖新屋的钱。但另一方面,由于林琪丽的母亲经常生病,异地医保报销有难度,她的医药费往往要占去两口子工资的大部分。“这样一算下来,4年多了,他们其实也没挣到什么钱。但他们总说,在外面的话机会要多一些。”林丽琪的奶奶说。

4年时间过去了,林琪丽长高了不少,“爸妈每次回来,都比上一年要多很多白发,我很心疼。”4年时间,林琪丽的弟弟也有了很大变化,“他现在很害羞,不愿意跟人主动说话、交流,但他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孩。

外来娃

4年转3次学搬两次家

尽管只有9岁,开学就上4年级的小舒(化名)也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忧虑。跟随父母来到昆明4年,这个“外来娃”已经转过3次学、搬了两次家。所有“流动”的发生都是一种被动状态。半年多前,随着吴井街道东郊路社区城中村的拆除,小舒一家不得不开始搬离已经住了2年的出租屋,也因为这一次搬家,小舒不得不转校。新的出租屋离原来的学校太远,做皮鞋生意的父母没办法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为了安全,他们必须让孩子就近入学。

作为家里的第3个孩子,3年后即将升入初中的她极有可能被送回昭通老家,“那里冬天非常冷,要爬很高的山才能到学校上课,而且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不在身边。”她和弟弟都当过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他们在老家的安全很成问题。小舒的弟弟在老家时就曾被摩托车碾过脚趾头,导致大脚趾骨折。

到了城里,“外来娃”看病也是难题。今年3月,小舒的弟弟摔断了右腿。“在一个诊所治了很长时间,后来医生说再不送大医院以后可能会瘸,爸爸妈妈才把他送到儿童医院去。”小舒并不知道,由于父母对医保、异地医保等相关政策并不熟悉,让孩子转院、到大医院看病对他们来说复杂又费时,要养大3个孩子,要回家盖房子,他们的生存压力很大。

从一年级开始,小舒就开始出入儿童之家,尽管家庭教育有所缺失,但社区教育让这个“外来娃”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课外环境,至少在这里,有人辅导她的家庭作业。但由于场地所限以及家庭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外来娃”都能进入儿童之家。东郊路社区儿童之家负责人、社区书记李常丽透露,这个儿童之家采用“会员制”,进入的孩子相对固定,由于场地有限,只能让那些有意愿、肯好好学的孩子优先进入。但问题在于,这些城中村的“外来娃”成长中要面对的变动、不安定的环境,往往让他们难以静下心来学习。

成长危机

监护缺失、学习滞后、心理失衡……

父母不得已的缺位,让“留守娃”和“外来娃”在成长中都面临着诸多危机。首要的便是心理健康和性格形成,林琪丽弟弟性格的变化就是一个例子。

云南大学法务办公室主任陈志波介绍,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面临着“生活贫困,监护缺失,安全保护薄弱,学习滞后,心理易失衡”等问题。对于“心理易失衡”,陈志波分析,由于长期处于亲情缺失状态,留守儿童孤独感强,性格明显内向,即使是在制度化的学校里,心灵关怀也很难得到满足。

此外,非常令人担忧的是,很多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都面临在义务教育阶段失学的危机。根据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的陈正艳对普吉街道辖区内流动儿童的调查,没能完成义务阶段的教育就失学的情况并不少。这些居住在城中村的孩子初中没毕业就不再读书,走向社会。“不断地搬家、转校,不断面对新的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质量的不稳定,让这些孩子丧失读书的兴趣与信心,他们只能选择走向社会。”对于这部分孩子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世界。

陈正艳现在还记得,3年前,长期跟踪服务的一名流动儿童小霞(化名)在走向社会之后对她说的一句话:“不是我不努力,是这个世界对我而言太陌生了。”在从事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困境服务工作近10年后,陈正艳对于城市里流动儿童的生存处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人说,流动儿童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样说很容易误导大众,让大家认为这是孩子的问题,但问题的根源还是城乡福利保障的差距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就医、上学、住房的保障问题。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家长外出务工,有效交流非常少,对留守儿童成长关爱不及时,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隔代监护人,大多文化程度低,使留守儿童工作面临教育不够、人身安全无保障等困难。目前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均未对强制监护人保障未成年人教育权作出明确、有力、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这类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此外,由于城乡一体化仍在进程中,“外来娃”们在入学、就医等方面依旧存在难题,如果没办法提供相关资料、证件,他们就无法取得进入公立学校读书的机会。而他们的父母,在办理相关证件的过程中,又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无法及时办理。

记者李双双 实习生赵泉鉴(昆明日报)

昆明在做什么?

建留守流动儿童信息库

48个关爱示范点提供服务

下午两点,又到了吴井街道东郊路社区儿童之家最热闹的时候。30多名居住在附近的“外来娃”,愉快地开始了暑期兴趣班。不用交一分钱,他们就能在这里学到葫芦丝、电子琴等兴趣课程。对于这些父母从事小摊贩、建筑工等职业的“外来娃”来说,儿童之家的兴趣学习班可能给予他们未来更多的机会,也给予他们与城里孩子一样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同时,暑期兴趣班的开设也为外来务工者解决了娃娃假期没人管的问题,让“外来娃”相对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暑期环境。

在全昆明,像东郊路社区这样的留守儿童之家(又叫四点半学校)示范点共有22个。在农村地区,关爱留守儿童的示范点一共有26个。尽管还没有达到全覆盖,但在有限的资金资助下,这些示范点对昆明关爱保护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发挥着积极作用。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昆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主要由妇联、关工委、团委等组织在做,昆明市民政局也发挥着部分工作职能。

自2011年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以来,市妇联成立了关心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而全市基层妇联组织按照市妇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关心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的通知》要求,对辖区内0-16周岁的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以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或辍学、家庭生活困难、监护人缺失、事实上无人抚养、残疾等“五失”儿童为重点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排查掌握留守、流动以及“五失”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建立了留守、流动儿童信息库和工作台账。

此外,几年来,市妇联和市关工委按照有一套留守儿童档案和制度、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有一个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有一个留守儿童服务站、有一个留守儿童阅览室的“五个一”要求,在全市广泛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切实加强对示范点的管理,累计已投入专项经费20万元。

在昆明,建立儿童之家是政府、社区关爱“外来娃”“留守娃”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的要求,到2020年,90%以上的城乡社区要建设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的儿童之家。

主要问题是啥?

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目前并未形成相应机制

对于大量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来讲,“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问题的关键是,钱从哪儿来。

呈贡区乌龙街道乌龙社区,这个涉农社区居住着212名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外出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业,这些孩子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今年市、区两级妇联提供了共5万元资金的基础上,这个社区开办了一间面积300多平米的儿童之家,首要任务是给孩子们解决功课没人辅导的难题。乌龙社区副书记郭留介绍,通过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接下来,这个儿童之家将由专业的社工为这些孩子提供课业辅导、个别辅导、游戏娱乐、困境留守儿童个案解决等服务。而想要让这个儿童之家很好地运营下去,郭留算过一笔账:“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费用、基础设施维护费用、帮扶困境儿童的费用,一年下来,社区大概要从集体里拿出10万元左右。

资金问题

问题是,并不是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都能有这样的“底气”,依靠集体经济保障每年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投入。缺资金,是建设儿童之家遇到的首要难题。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昆明现有的48个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示范点,工作经费都是由妇联协调相关部门和爱心企业、人士解决,不能有力保障工作持续性开展。

人才问题

经费欠缺导致了负责购买服务的部门无力支付费用,专业人才不足,对儿童福利无法保障。“在云南,关于儿童工作的专业培训人员和社工人员都十分紧缺,部分社团和公益组织跟我们联系,主动提出提供服务,但民政部门告诉我们,并没有资金以供购买这类服务。”云南省妇联副主席马迎春说。业内人士介绍,在云南等经济欠发达省份,由于政策上并未要求设置留守儿童专项资金,有限的财政经费更多地被用于支持其他民生项目。

制度问题

除了资金,同样缺乏与资金配套的相关政策和制度。需要关注的是,眼下,昆明暂没有形成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开展此项工作的模式,也未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社区的关爱、保护工作主要是由志愿者、公益组织义务开展,工作人员也相对不固定,不利于长期有效开展工作。

尽管还存在一些难点,但好消息是,今年6月底,云南省出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具体落实政策、解决问题的主体:联席会议以省民政厅为牵头单位,由2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如果昆明也能尽早落地这一联席会议制度,保障社区购买社会组织中专业社工服务的经费,昆明“留守娃”和“外来娃”们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短评

社会发展中的衍生问题

还得靠发展解决

截至今年6月底,昆明共有留守、流动儿童87684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然而,由于监护缺位、关爱不足、安全保护薄弱等原因,“留守悲剧”时有发生。

所以,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为他们化解面临的安全、心理健康、失学等危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真正的希望工程。

今年6月,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从制度上作出保障。在此之前,昆明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比如在城市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在农村,也有关爱留守儿童示范点。这些都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庇护所。

然而,由于庞大的数量和相关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不少儿童依旧是“放养”的状态,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呵护。

关爱留守儿童,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机制、政策是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要准确建立留守、流动儿童信息库和工作台账,全面掌握、动态管理;激活社区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联动社会力量,大家伸出援手,善作才能善成。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中衍生出来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也要靠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给出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就像出台政策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养老产业一样。另一方面,激活基层细胞,让社区动起来,把工作落实好。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了,将为社会提供大量人才,也会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解除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到各项建设中,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