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物馆举办《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

06.04.2016  11:35

3月15日,《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在省博物馆开展,展期将持续至6月11日。

此次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共同打造。展览选取了荆州博物馆收藏的最具特色的文物藏品以及近年来荆州考古的最新发现,以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地区出土的楚国文物为主,部分展品时代到秦代、西汉时期,还有少部分是荆州地区出土的巴、越、三晋等地的“舶来品”,涉猎面广,较全面地展示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生活面貌。参展的200余件(套)文物中,仅一级品就有50多件,其中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一套32件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楚文化特有的漆木虎座鸟架鼓,秦家山2号墓出土的战国玉覆面等都是举世闻名的文物精品,本次展览是第一次离开荆楚故地面向观众。

此次《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分为4大部分:其中“止戈为武”以兵器来看楚国军事之盛况;“食玉炊桂”以服饰、生活器具体现战国后期楚国贵族生活之奢华;“魂兮归来”以祭祀用品展示楚国人的精神生活;“天禄永终”则讲述了楚国的文化传播与传承。

同时,为配合展览举办,省博物馆特准备了楚国大型宫廷乐舞展演、楚风体验活动、儿童体验活动,邀请荆州博物馆馆长、副馆长举办学术讲座,让观众近距离感受2000年前的楚国魅力。

在我国古文献中,楚通常被中原内地称为“”、“”或“荆楚”,南阳盆地至江汉平原一带是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地区发掘了不少楚文化的遗址和墓地,有楚故都纪南城、雨台山楚墓、冯家冢墓地、马山古墓群、熊家冢墓地、天星观墓地、黄山墓地等。这些地点出土的文物量多质精,保存状况较好,全面反映了从西周到秦汉时期丰富多彩的楚文化面貌。

云南虽然去楚甚远,却有一段传奇的渊源。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战国时期楚庄王派庄蹻入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庄蹻王滇的故事,成为云南文明历史的开篇。上世纪五十年代晋宁石寨山墓地的发掘,让古滇国的传说成为了信史,滇文化逐渐被认识并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显示出从江汉平原的三苗故地到滇东、滇中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诸多共同的文化因素存在,暗示滇、楚之间存在更早的历史渊源。

这次展出的文物,向我们启示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滇楚之地的血脉相连,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战略实施,由共同追寻“中国梦”的理想引领,必将续写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