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人大志资料:审查工作报告(四)

03.11.2014  10:14
      (二)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

      会议认真听取和审查了市长锁飞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主任查映伟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法院院长鲍康作的法院工作报告、检察长杨永华作的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了计划、财政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机遇,突出主旋律、增强凝聚力、提高执行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打基础、强产业,建生态、惠民生,促开放、保稳定,抓项目、上水平,紧紧围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0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三个一百”和财政收支考核目标,强势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入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克服了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较重、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煤电油运保障不足等困难,除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目标外,完成和超额完成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其他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6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1亿元,增长5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4亿元,增长4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7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4318元,增长3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亿元,增长21.5%;外贸进出口总额15.5亿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96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全市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良好局面。
 
      提出2013年的奋斗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代表认真审查并表决通过各项报告,作出决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指出:2011年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目标和“三个一百一考核”任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良好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2012年的工作安排,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会议要求,市人民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和谐发展为保障,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跨越发展为关键,紧紧围绕临沧“十二五”规划,按照“抓机遇、稳增长、强基础、调结构、抓项目、兴产业、扩开放、控物价、保民生、促稳定”的要求,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加快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山地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第七次会议】
 
      市长锁飞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三次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按照 “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的总体要求,以“三个一百三项考核”为抓手,主动打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三大战役”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扎实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入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抓机遇、稳增长、强基础、调结构、抓项目、保民生、促稳定,完成和超额完成市人大二届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实现生产总值345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0亿元,增长35.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亿元,增长4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1元,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4元,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元,增长2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3.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全市进一步呈现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民生普遍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对下步工作,他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了“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重大决策,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决定用8年的时间,全面推进“652”小康工程,即:到2020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达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实现“652”小康工程,将缩小临沧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推动临沧发展的强大动力。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我们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机遇。
 
      二是国家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的加快实施,为我们在沿边开发开放、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改善民生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支持,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三是国家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力度,为我们持续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省委、省政府确定2013年为产业建设年,为我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拓展了空间。
 
      五是国家推动城镇化的进程,扩大内需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推动临沧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六是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推进临沧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牢牢把握有利时机,乘势奋进,努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2 %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 %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会议认真审查并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它各项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决议指出:报告贯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2012年工作实事求是,成效显著,对2013年的工作安排符合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的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推进沿边开放和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个先行先试为动力,抓项目、增投资,抓改革、促开放,抓民生、构和谐,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全力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美丽新临沧。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加快、好中做大”的工作总要求,牢固确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牢固确立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理念,牢固确立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理念,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跨越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加快边合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全面增强保障能力;着力实施“两个计划”,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着力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临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