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去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4.2%

27.01.2015  10:38
2014年,经过环保、气象、住建、交警等多部门的努力,中山市空气质量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去年年初,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在带队调研总量减排和改善空气质量情况时指出,“空气质量、生态环境是中山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切实打好治理环境污染这场攻坚战,努力消除市民的"心肺之患"”。市长陈良贤在调研时也要求,各镇区和部门将空气环境质量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主要工作抓好落实,进一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记者获悉,2014年,经过环保、气象、住建、交警等多部门的努力,中山市空气质量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环保领域6大重点工作

建立分级领导机制。去年,中山市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长任第一召集人,25个部委办局及镇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着力推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大气污染减排。去年中山市共完成锅炉整治397台,大幅度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65台的年度目标任务;在推进年度重点减排项目建设上,完成了6个大规模企业降氮脱硝工程运行管理;以印刷行业为重点,制定《中山市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

部门联防联治。市环保局联合公安交警支队、交通管理局、财政局等部门强化黄标车治理,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41634辆,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淘汰35513辆的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实现淘汰黄标车15876辆,超额完成2014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提出淘汰7000辆的工作目标。

大气污染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去年,中山市继续完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目前已完成新增设的位于市委党校的大气自动监测路边和南朗镇常规站的站房建设;此外,市环境保护局还与中科院、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了全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排放源清单建立及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工作。

环境监管执法。2014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01人次,检查企业380家次,对“禁燃区”内未在规定期限前完成改造的26家企业的10吨以下小锅炉依法下达了拆除令。市环保局还联合了司法机关,加强环保后督察工作,共对389家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违法企业开展后督察,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移交法院强制执行,对涉嫌环境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部门和检察院处理。

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定期举行空气质量媒体通报会,分析空气质量现状、趋势和原因;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实施有奖举报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