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晋级赛移师大理 五强诞生

26.10.2015  09:07

  两位选手在品尝白族的三道茶

云南网讯(记者 张成 见习记者 高艺萌)10月25日,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继续火热进行中,第三阶段10进5的晋级赛从昆明移师到了文化名邦“大理”。

选手们通过在大理喜洲镇的竞技,尽情感受着历史上著名的喜洲商帮文化,以及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多彩文化。

根据本次晋级赛的规则,来自五大洲的十支参赛队要根据抽取到的任务卡,分别完成“大理味儿”十足的任务,其中包括:寻找并学习制作大理白族扎染,了解制作扎染所需的天然材料、白族对蝴蝶图腾崇拜的原因;找到白族三道茶并学习烹茶技艺;体验并制作诺邓盐、鹤庆瓦猫以及制作马帮特殊食品喜洲粑粑,了解小麦经过丝绸之路传播的历史等等。

来自澳大利亚的两名队员,抽取到了学习制作“喜洲粑粑”的任务。他们在喜洲镇四方街寻找到有“粑粑王”称号的摊主后,现场拜师学艺,当起了洋徒弟,着手制作喜洲粑粑。从揉面团,下剂子到压扁包入馅料,压成粑粑形,虽说是第一次制作,但两名队员一步步照着师傅的样子学得有模有样。

女选手欧姝辰说:“喜洲粑粑让我想起了披萨饼,但它的原料很不一样,甜的和咸的都有,吃起来非常可口!”此外,她还告诉记者,“粑粑”就是饼的意思,制作喜洲粑粑的原材料是小麦,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终,两位选手亲手制作做出了甜咸两种不同口味的喜洲粑粑,获得了师傅的肯定。

本轮比赛的参赛选手完成抽取任务后,在赛事组委会设置的“茶马互市”环节分别介绍寻找任务的过程和学习知识的情况,随后,由民俗专家打分并公布晋级名单。

最终,马拉维队、美国1队、泰国队、新西兰队、俄罗斯3队这5支队伍成功晋级,他们会在10月26日下午返回昆明,准备即将精彩上演的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