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中国经济熬过痛苦之年 2015年不会硬着陆

29.12.2014  02:29
    核心提示:对中国经济而言,痛苦无疑是2014年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主动造成的痛苦。
  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23日刊登题为《你好,2015年:中国不会硬着陆》一文,作者为《中国投资参考》半月刊研究主管拉斐尔?哈尔平。文章称,中国领导人说过,中国的改革进程将是非常痛苦的,甚至如同壮士断腕。
  文章认为,对中国经济而言,痛苦无疑是2014年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主动造成的痛苦。例如,旨在将影子金融体系去杠杆化的措施导致信贷急剧放缓,进而导致住房销量下降。这还令工业产出增速放缓,以及消费者购买汽车和白色家电的需求减弱。反腐运动影响了人们在奢侈品和服务业上的支出,并导致地方官员推迟批准新项目。
  如果说2014年对中国经济而言是接受痛苦手术的一年,那么2015年会成为恢复活力的一年吗?虽然迅速恢复不大可能,但2015年未必会是中国经济的又一痛苦之年。为应对经济放缓,北京有多种强有力工具可供使用,包括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北京还可放缓改革步伐,今年经济趋缓在很大程度上由改革导致。
  因此,2015年的前景取决于如下问题:北京打算在多大程度上平衡改革与增长?
  因北京叫停改革计划或推出2008年式的刺激政策而导致增长率迅速回升是极不可能的。然而,有若干理由使人们相信,北京将从高度倾向改革的政策,转向改革与增长更加平衡的政策。
  首先,有迹象表明,这一转变事实上已在进行之中。最近采取的支持增长的措施包括,出台政策扶持房地产市场以及降低基准利率等。
  其次,目前的经济放缓正在危险地暴露中国经济的断层线,这是事实。例如,中国高度杠杆化企业的偿债能力正因利润急剧减少而承受压力;在11月降息前,工业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已降至银行平均贷款利率之下。
  文章称,经济趋缓与中国改革的复杂性有关。目前,作为改革对象的中国经济传统增长模式几乎没什么替代物。中国需要缩小影子金融体系的规模,但尚不存在可取而代之的规模相当的融资手段;北京希望减少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但私人投资增长今年急剧放缓,这令人们对私营部门能在何种程度上替代原由政府投资所扮演的角色产生疑问。考虑到缺少其他替代性增长驱动力,在没有任何能起补偿作用的支持性措施的情况下,不依不饶地推行改革会让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
  文章称,认为明年改革将更好地与增长相平衡的第三个理由是,北京在2015年应该会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例如,将影子银行体系与正规银行业脱钩方面已取得进展。中国央行如今应已处于较有利位置,可确保放宽信贷措施不会导致流动性重新流入其不希望流入的行业。
  最后,有这样一个事实:为继续推行改革计划,北京需要稳定。经济稳定是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扩大中国股市和债市规模的政策先决条件。
  文章称,这会导致放弃改革吗?不会。如今,北京需要稳增长,才能搞改革,就短期而言,北京可能准备优先考虑前者。 来源:参考消息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