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云南故事]堵杂村的“蝶变”

21.12.2014  13:01

堵杂村——“隐藏”在云南省师宗县雄壁镇西南方向,坐落于海拔约2065米的半山坡上。村里彝汉一家亲,混居有300多户人家,彝族人口比例为全村总人口的30%。

田地里,一排排堆放整齐的包谷垛子,如身着“黄金甲”的士兵在等待检阅,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挤满了新民居的横梁,一串串油红的辣椒挂在房前……

这幅山村“水墨画”,是堵杂村“华丽蜕变”后的今天。

回忆起曾经的堵杂村,60岁的村民陈小贵感慨颇深。他见证了堵杂村数十年的变迁与蜕变。

上世纪70年代,村子有300来户人家,80%以上住的是茅草房。吃水难、出行难、收入低是村里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时,彝族汉子张建培站了出来。为村民要政策、跑资金、争项目,为村子修路、引水、盖学校、建文化广场……他干过的工种不少,经历的磨难太多,超越了一个“村长”的职责。

时间回到1995年,张建培在村民的一致要求下,当上了堵杂村的村长,开始了为村民四处奔波的生涯。

1997年,张建培千方百计向上级政府请示、报告,解决了当时因为地质滑坡下沉的33户村民的住房搬迁问题。今天,33户排列整齐、户型统一、青瓦白墙的新房子坐落在村子中央,成为堵杂村一道靓丽风景。

2005年,张建培又争取到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项目,村民陆续从老村子搬迁到了新址。新家建起来了,但是路还是不通,张建培从自己的厂里调来了挖机、推土机投工投劳开始修路,打通了约6米宽,近3公里长的进村水泥路。

2010年,张建培还带头出资10万元为村里建起了新学校,使孩子们可以在干净、明亮的新教室读书。

2011年,张建培又带头拿出10万元,开始在村里建设一个民族文化广场,还为大家接通了自来水。

在村民眼中,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被张建培变成了现实。

有村民估算过张建培的公益投入,能算出来的就有将近300万元。

今天,在堵杂村每家的院子里,只要打开水龙头,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水声伴着笑声,村民们心里的幸福比蜜甜。

张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