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经贸旅游合作论坛:一段奇缘再续佳话

12.06.2015  13:06

”是今年南博会的吉祥物,名字叫“南南”。有趣的是,“”也是印度的象征。6月11日,在南博会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印度经贸旅游合作论坛”上—— 一段奇缘再续佳话

中国—印度经贸旅游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记者 刘建华 摄

文化相遇

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省长陈豪在致辞中引出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时的感言,他希望此次南博会上印度嘉宾也有同感。今年,印度是南博会的主宾国,也将担任第10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的轮值主席国。因此,中印、滇印友好合作的氛围格外浓厚。

民心相通是合作的基础。”这是论坛上所有发言嘉宾的共识。印度商会主席鲁本·罗伊谈到,在人类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并不是机器、机枪,而是我们共同的人性的探讨。中国、印度两个最重要的文明,没有在战场相遇,而是在文化平台上相遇。如今,我们没有漠不关心,而是伸出双手开始交流,克服惰性,享受交流带来的快乐。

正因为中印双方对“在一起”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这个原计划下午18时结束的论坛超时近1个小时,两国政府官员和工商、经贸、旅游界人士共300多人相谈甚欢。

印度制造

随着去年以来中印双方的高层互访,特别是上个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推动了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这些“关系”的递进使中印经贸旅游合作论坛的话题更加务实,其中,“印度制造”是热词。

鲁本·罗伊讲了一个玩笑话:“上帝创造了世界,其他都是中国制造的。”他接着介绍,“印度制造”也有许多年了,比如,华为就在印度建立了研发中心。印度西孟加拉邦财政部长阿密特·米特拉提到,上周我们刚刚确认,微软也要进驻西孟加拉邦。他兴致勃勃地发出邀请:“来吧,欢迎到我们这里来,一起建设工业园区。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于平认为,当前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印度政府也提出“印度制造”的发展计划,着眼于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中心,而两国制造业具有天然的切合度,为两国工商界对接并深化其他产业合作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旅游合作

啪、啪、啪”萨哈瑞尔用手掌拍话筒,拍了3下。他解释:刚刚过去的3秒,有9位中国游客出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中,印度与云南的旅游合作前景广阔。从昆明到加尔各答,飞行时间只需2小时,我们相距不远。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段跃庆介绍,2014年,中国访印游客17万人次,印度来华游客71万人次。其中到云南旅游的印度游客达到55975人次,较2013年增长12.43%。“云南省与印度各邦应积极推动旅游务实合作。”段跃庆建议:落实2008年云南省旅游局(现为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印度旅行商协会签订的《旅游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会展品牌;共同开辟新航线;建立旅游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建立旅游安全合作机制。

印中合作促进中心主席萨哈瑞尔在闭幕辞中再次引用泰戈尔的话:“我希望有一些梦想家可以从各位当中孕育出来,可以传递爱的信息。”他表示,我们一直期待这些爱的信息,相信它会把我们的合作推向新高。

记者 储东华 实习生 王世学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