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火龙果创业红红火火

21.11.2016  20:37

 
  烈日下,红河水闪耀着金波,从个旧市蔓耗镇黄草坝村边缓缓流过。岸上的一片地里,200多亩的火龙果依山势铺开,红果黄花在大片的绿中异常鲜艳。这片地的主人杨丽、常建康夫妇不时在果地里穿梭,查看果树长势。

  卖过糕点、开过矿山的夫妻俩,两年前到这里从当地村民手中把土地流转过来,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创业。“红河谷光热资源丰富,特别适合种植火龙果这样的热带经济作物,通过了解,我们之前附近也没有大规模进行火龙果种植的。”杨丽说。

  两年后的现在,虽未进入盛果期,但地里从6月开始有果实成熟,挂果后每年开花10次以上,今年产量能超过300吨。良好的开端让夫妻俩一直紧张的心稍微松了松,也让当地的村民看到了脱贫增收的新路径。杨丽笑着说:“用工需求增加,我们在当地大量请工,按照一天一人70元的标准发工资,对当地村民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而且看到那么多外地老板来拉果子,许多村民都开始找我们买苗、学技术了。

  随着种植方面进入正轨,夫妻俩注册成立了个旧市黄草坝海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火龙果地命名为“绿源火龙果种植基地”打造品牌,并于今年开始尝试育苗给附近村民,带动他们种植火龙果。“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正逐渐形成。

  夫妻俩的创业思路恰契合了蔓耗镇的发展路径。蔓耗镇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热区农业,种植业方面,要在原有芒果、香蕉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增加建设辣木、柠檬、火龙果等种植基地,推动农业的提质增效。

  干活累了,杨丽来到种植基地中海拔最高处的一小片林子里稍作休息。凉风拂面,瞬间带走了燥热。“我们想着这里也不砍了,明年就借着这片阴凉建盖几间房子,把基地建成农庄。游客来了可以体验采摘,也可以看红河的景,还可以在这里吃住。

  杨丽的打算也正是蔓耗镇依托红河谷提出的“两区一园”规划的题中之意。未来,黄草坝村将通过各种热带水果园区的规模化种植,大力推进观光农业及农庄游览项目的建设。通过地方特色水果节、饮食文化节、自主采摘式果园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模式,逐步将黄草坝村打造成为充满现代气息的果园岛屿风光旅游目的地。

  本报记者 岳晓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