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6大弱势群体云南省组建6个公益法律服务中心

20.12.2014  13:02

    弱势群体没钱打官司或将成为历史。云南省司法厅厅长马继延在昨日举行的“推进依法治省守护七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6大弱势群体,云南省组建了6个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还将在全省16个州市设立90个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这项惠民的法律公益行动将在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

     法律援助办案量居西部第一

    对于云南来说,还有经济困难者还纠结于“打不起官司”。云南省司法厅厅长马继延表示,三年前在昆明的律师事务所设了一个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中心,但知名度不高、覆盖面不广。一些农民工在遭遇欠薪事件后,常选择自行解决。“其实他们可以找援助中心。中心的援助律师会帮他们判断是否能诉诸法律,并免费帮他们打官司。也可以帮他们出面跟公司协商解决。

    马继延说,五年来,云南省法律援助办案量平均年递增20%以上,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目前,《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已被翻译为藏、壮、苗、彝、傣、哈尼等11种少数民族文本,印制了30余万册,发放州市及社会各界,极大地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了解法律援助的多方面内容。

     为6大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是普法重点,我们设立了民族语言的法律援助机构,尤其是边境地区和边远山区,采取多种方式覆盖法制宣传。”马继延表示,此外,还有很多贫困群体,在法制上如何关爱、如何把法律服务送上门,是需要关心的问题。

    据透露,司法厅整合了全省的法律服务力量,针对贫困少数民族、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和农民工6大群体,由6个律师事务所组建了6个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还将在全省16个州市设立90个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执业律师2人以下的县设立工作室。在昆明以外的15个州成立的工作站,用于公益法律服务。马继延表示,这种中心加工作站的模式在云南尚属首次,明年1月1日将正式启动。

     焦点问答

    “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现象仍存在

    问:普法工作开展30年,知法不守法、懂法不遵法的情况仍然有发生,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这是什么原因?

    马继延:普法工作已进行30年,但依旧经常出现“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甚至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后却仍“弃法转访”的现象,确实是因为没有法制观念。

    从去年开始,中央大力气反腐引起全国关注。在云南,去年我们开展了“以案说法”的活动,展览中展出了云南的很多官员的案情,包括前省长李嘉廷、司法厅原副厅长康晓东。很多贪官也是只有到了那一步他才知道法律的重要。领导干部如果不带头知法守法,怎么能带动全社会的守法?这也是老百姓经常问的问题。

    客观来说,首先,依然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比如云南省的一些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第二,也受到法制进程的制约,普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后,普法宣传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情况,缺乏广度和深度,缺乏感召力和震撼力。

     数据

    自2010年7月《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云南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1万余件,受援人数21.9万余人,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0.17亿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4万人次。

    目前,云南省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529万余元;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649.7万余元。(记者 魏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