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试种火龙果获成功

27.11.2014  11:46

 
  本报讯(记者 熊明 通讯员 唐启荣) 近日,记者来到东川区拖布卡镇大荒地村樊家坪看到,120多亩的果园里,上千公斤红心火龙果已经挂满枝头。这原本属于热带地区种植的红心火龙果在东川区成功种植。

  东川区拖布卡镇大荒地村位于小江河畔,由于缺水,村民们都是以种植红薯和玉米为主,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而如今,在同样的田地里,碧绿肥厚的火龙果枝条错落交织,红艳的果实散发着果香,层层叠叠地挂在上面。近1个月来,果园主人徐庆和家人都在忙着采摘最新一批成熟的火龙果。

  跟常见的白心火龙果不同,东川区种植的火龙果是一种稀有品种——红心火龙果。红心火龙果在市面上难得一见,以前仅在沿海地区有少量种植,大部分都为进口。这种集蔬菜、花卉、水果特性于一身的新型水果,切开后其果肉颜色通红,甜度和水分远高于普通白心火龙果,并且具有清热润肠、排毒养颜等功能。因为营养价值更高,色泽口感更好,红心火龙果的售价高达每公斤二三十元。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这些累累的硕果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我来买过好几次了,真的很好吃。来果园里现摘现吃很新鲜,大家都爱吃。”李女士开心地说。

  同时,种植红心火龙果无污染,针对拖布卡镇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可以有效的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成为二级和三级保护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品种,有利于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同时有利于大荒地村生态的休养恢复和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使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得到建设和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协调发展。

  目前,拖布卡镇的红心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350亩,现大荒地村种植的120亩火龙果已经成熟,预计亩产可达300公斤。火龙果种植项目对拖布卡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及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