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网警与富滇银行联手教市民防通信诈骗

08.04.2016  22:08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合宇聪 为有效遏制利用互联网渠道实施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4月8日上午,昆明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西山区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与富滇银行在昆明市金马碧鸡坊开展防范通信诈骗宣传活动。

    据昆明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网络兼职诈骗占昆明市通信诈骗案发数的30%,受害人均是社会经验少的大学生。从警方接警的情况分析,冒充QQ好友进行通信诈骗的比率逐渐下降,用伪基站发短信进行诈骗逐渐上升,占案发总数的30%。犯罪分子强行植入动过手脚的网址链接,市民稍不留神把木马种植到手机上,被窃取银行账户和密码。

    但如今电话诈骗依旧是诈骗犯罪的“主流方式”,占比达50%以上,短信诈骗占比则在近年一季度持续攀升,成为市民最需要警惕的诈骗类型。从3月份开始,全国多地以171开头的电话号码诈骗活跃度急剧上升,而170开头的电话诈骗活跃度相对下降,171和170号段属虚拟运营号段,使用成本低,甚至可以跳出实名认证,降低不法分子违法犯罪风险。

    根据腾讯诈骗热度指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季度诈骗热度指数低于去年全年的平均热度,但自3月份起有回升趋势,聚集暑期将成为全年全国诈骗的“高峰时段”。据悉,今年一季度,收到诈骗短信的人数达6.4亿人次,诈骗电话拨出10.1亿次,全国被骗经济损失合计超过35.7亿元人民币。

    在花样繁多的诈骗手段中,不法分子通过请帖、交通违章类、冒充官方扣年费、积分换现金等幌子,诱惑受害人点击链接占了短信诈骗类的绝大部分,而在电话诈骗类型中,绝大部分是不法分子冒充公安、纪检部门、执法部门、客服人员、熟人等,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民警表示,无论怎样的骗局,无非是需要受害人的个人账号及密码或网络支付的有关二维码等,病毒也需要通过网络连接下载入侵。陌生链接、二维码别轻易点击、轻易扫,个人的敏感信息不透露,有事前往有关部门当面核实办理,将能大大降低受骗的可能。

    宣传活动现场,民警和富滇银行员工还工利用悬挂条幅、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讲解“常见通信诈骗形式”、“手机银行使用注意事项”、“如何应对智能手机APP使用风险”、“网络金融安全攻略”等识假防骗知识,揭露常见通信诈骗手法和犯罪伎俩,提示广大人民群众防范通信诈骗做到:不轻信、不贪心、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的同时,如发现可疑情况和发觉被骗一定要迅速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及时向警方咨询和报警。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