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双语教学

31.03.2015  10:28
不可或缺的双语教学 - 新华网
来源: yn.yunnan.cn

  开远市自发移民的校点,学生全是苗族。

  在金平县金水河镇国门小学,双语教学更适合当地学生。

  红河州泸西县白水镇中心学校校长张绍东,正在忧心着镇内3个学校的教师问题,在3个校点的临聘教师年底将被终止劳动合同,但全镇所有312名教师中却无法找到能到这3个校点进行双语教学的人。没有了能讲本地民族语言的老师,那么这些村子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将受到严重影响。张绍东校长的这个判断不是猜测,而是已经被多次实践证明了的事实。

  “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虽然招聘了许多特岗教师,由于语言问题仍然难以适应。教育部门也曾考虑过校点调整收缩办学,但偏远地区校点也不可能都收缩合并,是一个两难问题。而教师的考试又是人事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只能按照人事部门的标准来选择教师,无权自定标准招聘教师。

   不断变换语言教学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10个世居民族,最北边的泸西县并不是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县,让张绍东校长担忧的三个偏远贫穷彝族村子的学校都是单师校点,李建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校点干泥塘希望小学的代课教师。

  李建学家里收集着他一大摞的各种证书,在所有的这些证书中,李建学最看重的还是1990年9月10日泸西县人民政府颁发给他的“优秀班主任”证书和1992年12月当兵时评为“神枪手”的证书。

  但是,这个曾经拥有“神枪手”称号的“优秀班主任”,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名将被终止劳动合同的临时聘用教师。

  干泥塘村是彝族白彝支系寨子,如今有115户人家,其中只有一户是汉族。1986年,李建学初中毕业,两个月后,这个当年村中的最高学历者就回到干泥塘村中当起了老师。那时,村中原来的老师退休了,虽然是一名汉族老师,但他在当地已经教了28年,并且学会了彝族话。

  其实李建学最大的愿望是去当兵。那时,村中的教室还是茅草房,由于条件艰苦,外地老师无人愿意来,更大的问题是,即使来了,也无法跟当地学生交流,于是村中的乡邻都求着李建学,等分了新老师来后他再去当兵。于是,李建学走进了教室里。

  刚开始的几个月,李建学用普通话讲课,但他发现,虽然学生们坐在教室里,但根本不懂他讲了些什么。后来李建学改变了教学方式,他先用彝族话讲“达波、尼波、色波、黑波、木波”(1、2、3、4、5),并伸出手指示范着,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精神,也跟着伸出了手指,随后,李建学又用泸西地方汉话讲一遍,再用普通话讲一遍。李建学说,必须要用地方汉话讲一遍,因为孩子们听到的都是本地汉话,如果只讲普通话,他们仍然无法跟当地汉族交流。实践下来,李建学的教学法极受学生欢迎,两年后,他就被县人民政府评为了“先进班主任”,1990年,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了“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