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再度出手稳增长:下调多类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

06.09.2015  18:17

  据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围绕优化投资结构,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制度。专家认为,此举既可合理降低投资门槛,稳投资、稳增长、惠民生,更兼顾结构调整,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布局优化。

  投资是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之一。在面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努力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更加注重以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传统引擎升级。

  今年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基本稳定,但1至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略有回落。在资金偏紧、需求疲弱等不利因素下,加大改革力度,让投资这驾“马车”全速前进。

  “稳增长首先是稳投资,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此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调整就是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键之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说,在当前地方政府面临资金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资本金比例,有助于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增加有效投资。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关系国计民生的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由30%降为25%,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25%降为20%。为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将玉米深加工项目由30%降为20%。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急需的停车场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批准、情况特殊的国家重大项目资本金比例可比规定的再适当降低。

  “现在我们投资更加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短板、惠民生。这些资本金比例降低的领域恰恰是当前我国稳增长的着力点。”王军说。

  与此同时,此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调整,也体现了强烈的“调结构”意味。会议明确,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多晶硅等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执行现行的30%~40%较高资本金比例要求。

  此外,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时,要坚持独立审贷、自主决策,切实加强风险防范。通过有扶有控的政策引导,促进形成更加合理的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