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上关镇全力推进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

13.05.2015  12:49

      本报讯(通讯员 王淑云)大理市上关镇自3月底启动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深入开展河道沟渠综合治理,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长效机制,确保实现辖区内的入湖河道、沟渠、村庄、滩地等环境治理责任全覆盖。

      紧紧围绕州、市党委和政府确定的洱海保护目标任务,健全和落实党政同责、镇村为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成立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领导组,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协调检查指导工作;明确镇、村、组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细化和落实段长、专门管理人员、驻村工作组、村组干部的责任,建立四级网格化责任体系;工作组进村入户,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加大日常巡查,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对村庄规划建设、环保设施、生产经营、环境卫生等开展网格化管理,全面有效控制流域污水乱排乱流、垃圾乱堆乱放、化肥农药乱施乱用等现象。

      进一步落实“河段长”责任制,对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西闸河4条重点入湖河流、9条入湖生态沟,开展了以“防洪固堤、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绿化美化、两岸禁养”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活动,清理河道淤泥2000多方,清理河道农作物种植面积约30亩,清理清运垃圾约120吨,打捞水葫芦、死亡水草约800吨。开展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对中心集镇、集贸市场、村庄道路及村民生活区的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清运。

      积极建立长效机制,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处理常态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着力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的浓厚氛围,集镇和各村委会设立垃圾收储员,划分责任区域,开展全天候保洁,坚持每天清运一次生活垃圾。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做到镇内垃圾应收尽收。在各村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户科学施肥,进一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2008年至2011年间,建成村落污水处理系统8个,可收集处理1498户、6178人产生的污水,投资583万元,分别在大营村、西闸尾村、下沙坪村、南园村建设了4座牛粪中温沼气站,日处理厩肥约为17吨,可给400户农户提供燃气。建成庭院生态污水收集处理设施1584口,生态旱厕301座。2013年启动实施百村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已建设完成大营和海潮河污水处理设施,其余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均已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上关集镇污水收集处理厂,项目总投资1425万元,日处理污水1000m3,铺设8公里主管网、7.3公里接户支管网,收集处理集镇中心区约1046户、4800余人及部分饵丝加工、小作坊、饭店、学校所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通过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上关镇的洱海保护工作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