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17.01.2015  18:16

      郑艺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核心在服务,重点在建设,根本在群众满意。根据我省推进边疆党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布局”和“突破”上下功夫,真金白银投入、真心实意服务、真抓实干落实,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和水平。

      真金白银投入

      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从2014年起,州、县两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1.05亿元,投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并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跟踪问效、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各县(市)为村社干部购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100元工作津贴。

      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安排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01亿元,财政贴息603万元,帮助党员群众解决“无本创业”难题,惠及党员群众9000户。

      落实基层工作经费保障。每年安排5500万元财政资金,按照乡镇15万元、行政村3万元、社区5万元、村民小组不少于1000元标准,对110个乡镇、1075个行政村、69个社区、14650个村民小组给予足额补助。

      真心实意服务

      坚持开展专题培训,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举办以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专题培训班,让各级党组织书记在思想上想服务、工作上会服务、能力上能服务、经济上保障服务、制度上体现服务、行动上精细服务。

      实施内外互为补充,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以当地干部为主体、外来干部为补充的骨干队伍,落实亮身份、亮职责、亮电话和评业绩的“三亮一评”制度,督促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推进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工作。

      打通“民情流水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挥县乡村组四级服务体系的功能作用,指导各级党组织自下而上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自身建设和基层上报的民情事项。州、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330万元用于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开展“1+X”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党员中心户长制”,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轮流值班,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确保民情民意及时收集、民忧民困及时解决、民情事项及时办理。

      促进工作方式创新,不断增强服务本领。通过领导变服务、党务变业务,让党组织的服务和教育管理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打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神经末梢”,开启服务群众“直通车”,确保为民服务“一竿子插到底”,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真抓实干落实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1年完成规划。整合全州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依托12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10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1075个行政村、69个社区为民服务站,落实2000多万元资金,抓好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注重整体布局,坚持全州一盘棋,完成1282个为民服务站点、10万名党员移动终端的项目实施工作。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思路,把涉及州县乡村为民便民服务事项分级、分期、分批纳入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为民服务体系,实现各部门人、财、物资源及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深度融合。

      村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3年完成规划。用3年时间,完成3455个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坚持一抓整合、二增功能、三强服务,大力推行无职党员到活动场所轮流值班、服务群众制度,让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阵地管理和为民事代办工作中,守好阵地、收集民情、服务群众。

      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5年“摘帽”规划。用5年时间,使8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2万元,消除“空壳村”。把实施强基惠农“合作股份”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把县市财政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扶持资金转化为股本,整合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政府投资项目,鼓励各级把各类项目资金下移基层,引导村级以资金、土地、厂房、林地、劳务等方式入股。

      (作者系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