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融三网”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02.04.2018  12:55

从社区与驻区单位“自成一体”“不相往来”,到社区“区域化大党建”平台,实现驻区单位与居民互助互赢,“小社区”成功撬动了“大单位”,怎么做到的?

在老年人居多的社区里开展党组织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组织生活,靠的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看似并不相干,却有着必然联系——党建工作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西山区前卫街道望江路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逐步形成以“组织联合体、管理合作体、服务综合体”为核心的“三体融三网”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筑牢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构建组织联合体,织好为民服务网

住在西山区前卫街道望江路社区的老党员章和,自退休后已经十年没有参加过党组织生活,直到望江路社区邻里党员驿站成立后,他不仅当上了站长,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每个月还参加固定的党支部活动。

为丰富社区党员生活,社区建立起全市首个邻里党员驿站,在泽惠园小区试点成立7个邻里党员驿站,把22名驻区单位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整合进入驿站,由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熟悉社区情况的在职党员或离退休党员担任邻里党员驿站站长,以楼栋为单位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等服务,有效激发了辖区居民、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真正让居民共享党建服务提升带来的实惠。

不仅如此,望江路社区党支部还联合7家辖区公共户单位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为民服务共驻共建协议,结合公共户单位实际设岗定责,根据党员职业特点、个人特长等情况划分到不同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为辖区居民提供精细精准服务。

构建管理合作体,织好居民生活保障网

利用好辖区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区发展,是望江路社区“三体融三网”党建工作格局开展的第二步。

社区充分整合基层综治、党建资源,把支部建在网格上,辖区物业、派出所、交警队、楼栋长(网格员)等被整合了进来,依托社区调解委员会成立居民调解工作小组,每个小组中纳入两名居民代表专职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和楼栋长进入网格开展日常服务工作,让“小事不出格,遇事速回应”。

打造服务综合体,织好居民生活幸福网

在社区,有一个由社区老人组建的“巧手暖暖团”,这里的老人们每周一、四下午会聚在一起自制手机套、小挎包等手工艺品,作品在不定期举办的活动中进行义卖,义卖所得则存入社区邻里互助基金会,用来帮扶孤老病残群体。这是社区“N+1”为民服务综合体里开展的活动之一。

作为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有益结合的一种新探索,社区“N+1”为民服务综合体里还建立了邻里互助站,积极推行“低龄老人反哺高龄老人”的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高龄老人提供帮助,并将帮扶时间存入“时间银行”,提供接力式的亲情服务,培养一批助老志愿者。居民陈光华是邻里互助站的“老员工”,他在一些社区活动中认识了来自新疆的耿玉江老人。从此以后,他常常到老人家中陪伴,还时常捎去一些生活用品,帮老人打点一些生活琐事。渐渐地,两人成了铁哥们,在社区这个新环境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在“N+1”为民服务综合体里,居民们可根据自身需求向社区“下单”要服务,居民需求永远走在前,已是望江路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工作的第一准则。(昆明日报 记者李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