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汉族老人郑晓东:“团结是一开始就有的”

20.10.2015  09:44

每天晚饭后,郑家庄各族妇女齐聚广场跳舞健身是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 本报记者 杨若兰 见习记者 张静怡 杨钰洁
      编者按 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历史悠久。据记载,这里曾是唐初六诏时期的施浪诏故地。元世祖忽必烈入大理时以三营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守。其中两名郑氏将领郑指挥、郑冠军便驻扎于今天郑家庄所在之地,不断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因村内居民以郑姓者居多,故名郑家庄。
      郑家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落,起初居民以汉族和白族为主,自1959年起因婚迁等原因逐步增加了藏、傣、纳西、傈僳、彝5个民族和一位摩梭人,现在已发展为125户、525人的村庄,形成了“七个民族一家亲”的大家庭。
      近日,本报派出采访组深入郑家庄,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采写了大量村民互帮互助、共建美好家园的感人故事,以“七个民族一家亲 洱源郑家庄的故事”为栏头,今日起陆续推出,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今年75岁的汉族郑晓东可以说是村庄里的老人了,从小在郑家村生活的他对这片土地以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有着一种浓浓的感情。十月的洱源,天气已经开始转凉,老人在听说记者到村里采访后,还是套上了大衣,来到记者面前,向记者讲述他的故事。
      据老人介绍,他家的地理位置相当特别,“前面、后面、左边、右边都居住着不同民族的人家,我家是汉族,刚好在中间。”老人笑眯眯地向记者说道,“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一家人。”当谈及郑家庄以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对于他的意义时,老人毫不迟疑地说。也正因于此,郑晓东老人在年少时就与各族青年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说起1959年5月1日,郑晓东老人记忆犹新,这一天,村子里迎来了第一批由国家安置入住郑家村的藏族和傣族村民。“那一天,队上的人敲锣打鼓,在村口迎接着他们,我是村上的会计,负责他们入村的登记工作。”老人说当时村子里是集体食堂,大家问好人数准备了足够的饭菜,队上也及时将新迁入的9户人家安排入住到了本村中的4个家庭中,房子大的家庭接收了6户人家。
      说到与藏族乡邻相处的往事时,郑晓东老人更是止不住打开了话匣子,“我当时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经常跟着40多岁的几位藏族大哥一起上山砍柴,我教大哥们捡柴捆柴,他们身体壮实,经常帮我多背一些柴火下山,一路上说说笑笑、欢欢喜喜的。”老人说起这段往事时,激动之情难以掩饰,“不是现在才说团结,团结是一开始就有的。”郑晓东老人笃定地说道。
      只要有事,大家都来帮忙,这是郑家庄祖祖辈辈长久以来积淀下来的优秀品德,从藏、傣移民入村时的热情欢迎、细致安排、互助劳动,再到后来各个民族互相帮助团结一心,这些都是郑家庄这么多年来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