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合作前景广阔

27.03.2015  18:49
舒尔茨议长在访华前,其办公室曾打电话给欧洲议会议员助理。一来是感谢欧洲议会议员助理介绍两会;二来是希望欧洲议会议员助理能建议一些议长与中国领导人谈论的问题。欧洲议会议员助理建议的其中一点是把3150亿欧元的欧盟投资计划与“一带一路”结合,在这个框架下商谈中欧合作。之所以有此建议,是因为“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两计划接轨互补性强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涵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内容极其丰富,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包括了区域合作,还有经济走廊、经济开发区、互联互通、人文交流、跨国运输线、金融合作等。

欧盟投资计划是通过欧盟的资金和公共资源提供更大的风险承受能力,解锁私人投资,鼓励项目发起人,吸引资金进入投资项目,即:从欧盟预算中拿出160亿欧元,再由欧洲投资银行拿出50亿欧元,组成总共21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允许并鼓励私人投资参与,以1:15的杠杆率,以小额公共资金吸引高额投资,在2015-2017年吸引来自产业和国家政府至少3150亿欧元的投资,投资欧盟的实体经济,创造约130万个就业机会,复苏经济,恢复竞争力,利于长期增长。

“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中欧紧密的合作创造了机遇。从世界政治角度上看,中欧关系中没有较激烈的利益竞争关系,而且良好的中欧关系可以补充中美关系,减少中国在某些合作中对美国的依赖,弥补中美合作的不足。从经济角度上看,中欧在经济结构上互补,欧盟的优势在于产品和技术,中方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和广阔市场。从中国发展的战略角度上看,中欧合作可以帮助中国以快捷的途径获得先进的技术,帮助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走进欧盟提供了指导,欧盟投资计划又欢迎中国投资欧洲实体经济,因此“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中国在欧投融资将加速

欧盟投资计划主要由3部分组成:一是建立一个总额21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EFSI),以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带动至少3150亿欧元的产业、国家政府和私营的投资;二是欧洲战略投资基金与欧盟相关援助计划配合,共同建立一个可信的项目平台,引导私营部门将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三是为吸引更多投资,制定路线图,改善商业环境和融资条件,采取措施、监管、预测,消除投资壁垒。

计划的第一部分为中国向欧盟地区投资融资创造了机会。投资将针对在欧盟地区的实体经济项目。投资的领域很广泛,主要有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网络、宽带网络、教育、卫生、创新研发、新型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工业园、关于中小企业的风险融资等方面。而“一带一路”的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向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提供投融资支持,开展国际收购。因此“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让中欧在合作上不谋而合。

在欧盟一些成员国中,由于依然受经济低迷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即便是经营好前景好的一些家族式企业,由于后代不愿意接班,不得不急于转让。这些企业拥有较好的技术资源和国际营销网络,给中国带来了兼并收购、投资融资的机会。通过国际并购,中国能够迅速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从而帮助中国经济转型,创造更加健康的就业机会。

中国也有可能到欧盟地区进行工程承包,带动劳务、建材和施工机械的出口,也会让中国企业参与到一些欧盟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来。欧盟地区很多铁路老化陈旧,需要更新。中国高铁的技术比多数欧盟国家领先,价格比法国和德国低廉,中国的投融资能力也比法国、德国强。欧盟又要把这些项目与私人投资解锁,向私营投资开放。因此中国无论是投资融资欧盟地区的基础建设,还是输出高铁技术,都有很强的可行性,并占据优势。

熟悉欧盟投资环境任重道远

然而,中国要在结合“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的框架下,向欧盟地区投资融资,通过投资项目获得高新技术和其它利益,就必须了解在欧盟投资计划的框架下所产生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管理结构。

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管理结构将由一个指导委员会和一个独立的投资委员会组成。指导委员会将制定总体战略、投资政策和资金的风险状况。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只来自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投资银行。决策制定将采取一致通过的方式。根据指导委员会的指引,投资委员会选择具体的投资项目,并向指导委员会汇报。决策方式为简单多数票。任何投资项目需要得到欧洲投资银行认可后才能得到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支持。

此外,欧盟还会成立“欧洲投资咨询中心”(EIAH),提供关于在欧盟范围内的投资项目的鉴定、准备、开发的建议支持。这将进一步建立“欧洲的投资项目目录”(EIPD),以帮助投资者对现有和未来的项目的了解。

中国还需要了解欧盟投资计划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分别由谁决策、怎样决策和怎样运行。欧盟投资计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也主要由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投资银行共同合作完成,同时依靠欧盟各方和利益相关者支持。欧盟投资计划的第三部主要由欧盟委员会提出工作方案,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决议,欧盟其它机构支持,成员国参与了解这些可以帮助中国影响欧盟的决策,避免和解除合作中的壁垒,防止中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此外,中国还需要了解欧盟的法律法规。不只是经贸投资领域,其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掌握。比如一些投资项目会涉及到劳动法、环境法、移民法等。中国还需要了解欧盟的意识形态,知道欧洲人想什么、怎么想、需要什么、顾忌什么。只有掌握了这些,中国的投资才能顺利地进入欧盟的项目,并获得成功。相关文章中国制造业若成功升级还能再保二十年优势时间:2015-03-27来源:上海证券报国务院前天的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与之前出台或定义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这次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只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第一步。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从制造业大国到强国大致需要三十年,分三步走,“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不同于人们熟悉的五年规划,这个规划年限扩至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在第一个十年里,将先出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在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很显然,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不仅过去的增长模式遇到了问题,而且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瑞银经济学家马格努斯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还在,但一些发展趋势正在逐渐削弱这种优势。这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短缺,自主创新政策的歧视性适用,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法治基础薄弱,国有实体对企业的抑制等。

中国经济转型,实际上是不断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的过程,随着老龄化,劳动力和资本积累逐渐达到极限,增长模式将不得不转向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和创新。在经济政策中,将转向追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通常叫技术进步率,在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中用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增长核算中,作为长期经济增长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政策与学术领域。所谓纯技术进步,包括知识、教育、技术培训、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善,指那些难以具体化的技术进步。

而中国经济要维持长期竞争力,出路就是提升制造业。近年来,随着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去制造业”的倾向。劳动力、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制造业举步维艰,利润越来越薄,很多资本开始离开制造业。这种制造业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非得尽快扭转不可。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看发达国家的案例,顶尖的经济强国往往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如美国、德国、日本;较小的发达国家即使不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也必有几个制造业门类很发达,如瑞士、意大利、瑞典、芬兰。前苏联曾大力发展军工制造业,成为今天俄罗斯努力维持昔日尊严的制造业老底子。身为新兴市场国家而又拥有较完备制造业体系的国家并不多,中国算是其中较为突出者。

“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一条主线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中国制造2025”还有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些对策展示的方向,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显然,在目标上,中国将德国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标杆。不过,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院长郭重庆教授所言,我国不可简单照搬德国“工业4.0”。因为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过于强调技术,着眼点太微观,而且是自上而下的人为导向变革,这和当前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有出入。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改革到位,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将继续保持至少二十年。改革到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内容:

第一,强化制造业升级与教育培训的良性循环,在这一点上,中国与美国不同。在美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因为长期“空心化”已经影响到了这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尤其是就业选择;而中国毕竟离欧美的发展阶段尚远,产业升级必将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需求刺激如果能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来很好的满足,就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因为教育反过来会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

第二,现有的体制环境决定了中国制造业发展还有极大空间。目前在体制上还存在着政府过度管制、资源价格扭曲、利率扭曲、垄断者影响市场规则、资源和利润过度向国有大企业集中、宏观运行机制容易导致大起大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虽是负面的,但反过来看,也意味着巨大的弹性。

第三,提升制造业与城市化和发展服务业并不冲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增长的抓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服务业也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亮点。但是,这两个抓手与提升制造业并不构成策略上的冲突。没有制造业支撑的城市化和服务业都缺乏牢固的产业基础。

第四,未来的制造业是一种新型制造业。在全球最讲究创新的美国正在推动“再工业化”,这不是简单地重归工业化,而是一种“精细工业化”,振兴的是富于高质量、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有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中美之间差异虽大,但提升制造业的策略值得借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要追求创新、高品质、环境友好,在政策和制度上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全面调整。

来源:经济参考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