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季度收入、价格等主要调查指标情况通报

22.04.2016  12:01

  2016年一季度,全省粮食、畜牧业生产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市场物价温和上涨,主要调查指标呈现稳定增长、平稳开局的态势。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反馈,现将一季度主要调查数据通报如下。

  一、小春生产总体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开展的农业调查表明,今年以来,全省大部地区遭受的强寒潮天气,对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低于5%。全省春耕备耕物资供应充足,农资价格平稳(一季度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6%),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种植比较效益推动小春粮食播种面积继续调整结构,冬小麦、早稻的种植意向面积同比分别下降0.6%和0.5%,玉米种植意向面积增长3.6%,花生种植意向面积增长7.8%,农业种植效益向好。

  二、畜牧养殖效益向好

  据主要畜禽监测和对生猪调出大县调研结果显示,一季度全省生猪存出栏同比下降,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效益可观。牛羊生产势头良好,养殖效益持续稳定,存出栏同比保持增长,家禽生产呈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为107.7万吨,同比下降1.4%。其中,猪肉下降2.5% 、牛肉增长2.2%、羊肉增长3.1%、禽肉增长2.1%;牛奶产量增长0.5%;禽蛋产量增长6.5 %。

  主要受近三年猪价持续低迷,生猪存出栏下降,市场供给不足影响,一改往年春节后猪价下行的态势,今年全省生猪、仔猪价格趋稳,并呈继续上涨态势。全省生猪价格再次上涨,对推进我省生猪生产趋稳向上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近三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两年下降,提供仔猪量减少,使近期仔猪价格冲高。在全省当前生猪出栏增长的情况下,后势存栏将会减少,同时由于仔猪价格居高不下,养殖成本增加,小型规模户和大部分散养户担心生猪价格“过山车”,担心“猪周期”的调整,把握不好行情,一定程度影响生猪补栏积极性。一季度全省生猪存、出栏分别为2444.5万头和989.8万头,同比分别下降4.5%和下降2.5%,降幅分别低于全国平均1.2和3.4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消费平稳较快增长

  2015年全省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提高最低工资和低保标准,增发自治州补贴和基层人员补贴,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等增收政策。同时,全省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回升明显,一季度全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10.4%,其中,农业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3%、12.5 %、7.0 %,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

  (一)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56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 。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85元,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8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07元,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5位 。

  (二)居民消费增速明显加快

  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919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3.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7位 。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680元,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2.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8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35元,同比增长14.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3.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8位。

  四、农村外出务工稳定,收入增长势头放缓

  据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务工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但涨幅回落,一季度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为3015.5元,同比增长5.7%,比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72元,低256.5元,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本地创业趋势稳步发展,从事本地非农自营的人数,占本地非农就业人数比例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上升到27.3%。二是外出务工形势不容乐观,一季度末全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447.8万人,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三是外出从业结构中,二产从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三产增加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3.0%,第二产业占54.0%,第三产业占43.0%)。其中,作为龙头行业的建筑业从业比例持续下降到27.6%,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五、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保持了温和上涨态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低于全国平均0.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0位。

  主要呈现以下运行特点:一是鲜菜价格同比上涨较多,一季度累计上涨13.5%,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二是猪肉价格一季度累计上涨18.8%,影响CPI上涨约0.54个百分点。这为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带来利好,同时也加大了城镇居民生活负担。三是节后食品价格涨幅有所回落。春节过后,随着节日需求的回落和市场供应的增加,鲜活食品价格涨幅较1、2月有所回落,3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9%,涨幅较2月回落8.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5%。

  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八个大类呈六升二降运行态势。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1.31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77.5%;衣着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2.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4%。

  六、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继续走低,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5%,比上年四季度收窄0.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年四季度扩大2.2个百分点。

  由于我省工业产业结构的特点,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高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分别下降11.1%、14.8%、26.3%和4.5%,这四个重点行业共同拉动全省PPI同比下降4.67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71%。但农副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0%和1.2%,涨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2.7和0.9个百分点。

来源:云南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