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重启绿色GDP研究 2.0版有望明年试点
环境保护部3月30日宣布重启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此举意味着,曾一度让地方官员害怕的环境污染损失榜单可能暴露在阳光下。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庆瑞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环保部近日召开建立绿色GDP2.0核算体系专题会,重新启动绿色GDP研究。
他表示,开展环境经济核算,核定环境容量,核算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成本代价,将对定量分析和判断环境形势,探索环境资产核算与应用长效机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推动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结构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GDP最早由联合国统计署倡导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提出。推行绿色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GDP总值中予以扣除。其目的是弥补传统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
我国绿色GDP的研究始于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工作。2005年,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10个省、直辖市启动了以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
2006年9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该报告是我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损失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
但从2007年开始,环保部再也没有公布过绿色GDP核算报告。当时,国家统计局对外表示,目前绿色GDP统计方法还不成熟,不宜对外公布。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环保部第一份环境污染损失榜单公布后,让许多地方官员感到不快。统计部门也感到了压力。
但绿色GDP研究“搁浅”后,环保部仍在坚持。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环保部,绿色GDP核算一直就没有中断过。”
中国环境规划院2010年度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环境退化成本上升89.6%,直接物质投入上升55%,2010年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成本合计15513.8亿元,约占当年GDP的3.5%。
李庆瑞表示,绿色GDP至今仍是一个正在研究、有待成熟的项目,是基于对现行经济核算体系的有益补充而非否定。和绿色GDP1.0相比,绿色GDP2.0将寻求创新。
在内容上,增加以环境容量核算为基础的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圈定资源消耗高强度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重灾区,摸清“环境家底”。在技术上,克服前期数据薄弱问题,夯实核算的数据和技术基础,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污染源普查等多来源数据,构建支撑绿色GDP核算的大数据平台。
李庆瑞介绍,绿色GDP2.0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成本核算,同时开展环境质量退化成本与环境改善效益核算,全面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二是环境容量核算,开展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三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开展生态绩效评估;四是经济绿色转型政策研究,结合核算结果,就促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建立符合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模式,提出中长期政策建议。
根据环保部确定的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计划。第一阶段(2014~2015年):联合各相关部门与研究机构,开展国际经验学习借鉴、核算框架体系构建、技术规范研究及全国层面环境容量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初步建立政策应用体系,形成核算技术支撑能力,组织建立绿色GDP核算的相关技术规范。
第二阶段(2016~2017年):为了检验绿色GDP2.0核算方法的可行性,选择不同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内容包括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核算、环境容量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以及经济绿色转型政策试点。不同地区根据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特征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试点内容。由于这是一项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项目,国际上尚无成功经验可借鉴,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环保部表示,研究结果以何种形式、在何时公布,将视研究进程而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