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喊你领“1800元新生儿补贴” 的电话要警惕
“请你来领取1800元的新生儿补贴!”昨日,市民张女士的手机接到了这样的电话。宝宝出生4个月的张女士知道,这是自己的资料被不法分子盗取,想要家长上当受骗。继“我是你的上级领导,明天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骗术被曝光后,新型骗术又来到了市民身边。
昨日下午,正在上班的张女士突然接到一个用手机号码拨来的陌生来电。接通电话后,一名男子立即报出张女士的全名,并询问张女士是否今年产下一子及说出孩子的全名。得到张女士的肯定答复后,男子表示,自己是民政局计划生育科的,通知张女士领取新生儿补贴1800元,并告知,这个月是领取补贴的最后一个月,要张女士尽快办理。
因此前电话已经接收过诸如“我是你的上级领导,明天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等类似骗术电话,张女士已有所警惕,询问对方如何得知自己及孩子的信息,对方表示只是负责电话通知前去领钱。
张女士强调需打电话到相关部门了解后,对方简单回复一句“好的”便挂断了电话。待张女士想要回拨电话询问详情,多次拨打均是语音回复“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想来是被“拉黑”了。
一方面担心是骗局,一方面又想万一是真的不想错过补贴,张女士随后拨打了市长热线咨询。接线员表示,此前也接过其他市民反映类似情况,从其用私人手机号码拨打来电及所说内容来看应该是骗局,“类似的通知一般都是工作人员用办公室座机拨打,不会使用私人手机,另外我们也没有接到过类似的通知,所以基本上可以断定是骗局,请您提高警惕。”
随后,张女士把情况反映至本报记者,记者从昆明市民政局了解到,民政局根本没有设立“计划生育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该项补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张女士,同样是今年刚生完宝宝的武女士也曾接到类似电话。“太夸张了,孩子才那么小,信息怎么泄露出去的?”武女士说。
焦点关注
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
我们的信息究竟是如何被泄露的?这个存在多年的问题,如今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但事情的背后永远逃不开一个词——“利益”。
张女士介绍,宝宝出生4个月,出生后除了在医院办理准生证,到户口所在地落户及到社区医院打预防针外,相关信息几乎没有被透漏过,那骗子又是如何得到这些信息的呢?
当我们的电话不断接到各种买卖房子信息、参加活动信息、购买保险甚至邮箱接收到各种“邀请”,我们也不禁要问,从身份证号码到个人手机号,再到名下房产、车产等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为何骗子不仅对我们的个人信息甚至于整个家庭信息一清二楚,而屡屡使用行骗手段,让无辜的市民特别是警惕性较差的中老年人上当受骗?
“我的信息被卖了!”张女士和武女士均表示,就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信息不知道在哪个环节被哪些人群给有偿出售了,这样才会给骗子以可乘之机。可究竟哪个环节,哪个部门把大家的信息泄露,这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骗子如何让你上钩?
记者在百度搜索“领取新生儿补贴”,发现从2013年开始,其他省市已有人曾有类似遭遇。
行骗过程大概为:第一步:骗子首先拨通电话后,首先以报出新生儿父母名字和孩子名字博取信任,随后自称为“民政局”“卫生部”等部门工作人员,通知新生儿父母“领取新生儿补贴”。
第二步:骗子会提供一个类似于员工编号的数字,让市民回拨号码,如“4006578973”等类似座机电话了解详情。
第三步:骗子会让市民提供银行卡号,表示将把“补贴”划入银行卡内。
第四步:骗子要求市民前去ATM自助银行机上按照提示“提取”划来的补贴款。
实际上,不法分子最终目的是通过电话遥控,诱骗市民将银行卡账户内的钱款转到骗子的账户中。若是市民接到此类电话,按照以上方式操作,结果就是银行卡信息泄露,将自己卡上的余额转到了骗子的账户中。
8大电话骗术
1,固话欠费: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假称当事人身份资料被人冒用开户,将其电话转至同伙冒充警察,要求其将钱款转至“安全账户”。
2,骗取话费:电话响一声就停,一旦手机用户回拨该号码,就产生高额的话费。
3,刷卡消费: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银行在某地刷卡消费,诱骗当事人转账。
4,中奖:借公司开业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中大奖诈骗。
5,编故事诈财:多以绑架、交通事故、住院、欠债、主管上司约谈等内容,骗当事人汇款到指定账户。
6,退税退费:骗子掌握了当事人的房产、车产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冒充税务人员以退购车税或房产税进行诈骗。
7,销售廉价货: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品,以交定金、托运费等方式进行诈骗。
8,谎称金融投资:以经营某企业寻求资金合作的形式诱骗他人进行诈骗。(记者张艳萍)
编辑:徐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