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的中国新动力 产能合作破题上合组织发展
长期阻碍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距悬殊的短板,正好成了区域合作的基石。
2015年12月14日,一改西方往日对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的固有姿态,德国“全球观察”网称:“上合将成为掌管欧亚大陆中心的组织”。
仅从各项体量数据来看,似乎找不到轻视上合组织的理由。这一多边组织的成员领土面积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总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GDP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但是,缘起于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上合组织,由于成员国、观察员国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地缘环境、资源禀赋差距悬殊,组织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把所有地区国家都涵盖其中的宏大项目,以驱动框架内的经贸合作。因此,上合组织所谓的经济和安全的“两个轮子”,一直难称健全。
于是,随着上合组织的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如何使这一多边合作取得更多实际成果,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
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恰好满足了这种现实的需求。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中国“一带一路”涉及的重点国家,更为重要的是,长期阻碍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距悬殊的短板,正好成了区域合作的基石。
整整一年前,2014年12月15日,出访哈萨克斯坦并参加上合组织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在共进早餐后,敲定了大规模的中哈产能合作项目。这不仅为中哈合作开启了崭新的时代,也为上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哈合作无疑为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极好的示范:经过数十年积累,中国已拥有明显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另一方面,上合组织多个成员国、观察员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因此,在这个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的重要时期,中国为组织内各国提供“优质优价”的装备,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为寻求自身转型找到了答案。
甚至,这也不止于为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破题。随着中哈产能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这个新模式已被多个国家认可,目前中国已与17个国家开展政府间、大规模、机制化的产能合作,参照的正是中哈产能合作模式。
对于曾经以出口服装、玩具闻名的“世界工厂”,中国也正在借这一机会完成自身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转变。不过,靠企业单枪匹马毕竟不足以在全球竞争中担当如此大任。因此,相比“世界工厂”时代,中国领导人所担当的“超级推销”角色,确乎已成为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特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