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通用水务水厂维护部:行走在城市供水管道上的自来水卫士

29.07.2015  13:34

  李文忠(左一)和和他的同事

  维修工人在管道内进行检修工作

     昆明信息港 记者张杨 黄斯维 6月30日晚,由于昆明市第七自来水厂供水管道及调流阀维修工程,北京路沿线、牛街庄、凉亭等多片区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计划停水,停水面积几乎达到半个城区。经过20多个小时的等待,7月1日晚,停水片区群众终于盼来了干净的自来水,而此时在第七自来水厂,昆明通用水务水厂维护部的维修工人们刚刚结束了一个昼夜连续的抢修工作,正陆续走出水厂生产车间。为了让市民能尽快用上水,在过去的24个小时里,这支队伍中没有一个人合过眼,更没有一个人走下抢修前线,经过争分夺秒的抢修,昆明通用水务水厂维护部提前完成了抢修任务。

    抢修结束后,维护部的一些同志匆匆吃了几口饭,就赶紧回去休息了,有的甚至饭都没吃就累得睡了过去,对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早就习以为常,每次任务完成就要时刻准备好迎接下一次抢修工作的挑战。

     对待水厂设备:善用其物 尽享其能

    昆明通用水务水厂维护部成立于2009年,是一个只有30多人的队伍,却担负着通用水务5个水厂、33个加压供水泵站的管养维护。小到机械仪表,大到加压泵站,近万种设备的管养维护全部落到了他们的肩上。在水厂维护部有一面荣誉墙,上面挂着近年来维护部获得的各项殊荣:2011年、2013年杰出班组;2012年、2015年杰出部门.....

    为保障城市正常用水,维护人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检查、维修工作。维护岗位虽然平凡,责任却很重大。翻看水厂维护部的调度台账可以发现,每个维修工人每月接到的维护派单不少于80张,一年下来经手的机器就接近上千台。

    近年来,水厂维护部通过有计划的开展设备维修养护工作,从过去的“坏了才修”逐步转变为“未坏先养”,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故障率。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善用其物、尽享其能”。

     对待工作:吃得苦 下得烂

    “吃得苦,下得烂!”(意为:能吃苦,不怕累)这是维护部经理钟海东对所有员工的要求。他说,维修工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多变,水下、空中、管道内都可能成为维修地点。而且还要经常面临突发的高强度作业,如果吃不得苦,根本坚持不下来。

    今年6月30日,昆明第七水厂的供水管道及调流阀维修过程中,阀体出现卡阻,影响阀门调压。这样的情况下,维修工人只能钻进管道中进行检修工作,狭窄的空间让工人几乎要紧贴着作业点进行焊接。参与此次抢修的维修部应急工作二组组长吴慧明是整个维护部工龄最长的维修工之一,在这次抢修中,他连续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完成抢修后,十分疲惫的他抱着抢修工具,裹着设备用的遮雨布就地睡着了。经过几个小时的短暂睡眠,吴慧明又赶到另一水厂的排水间继续工作。

    “抢修就像打仗,维修工随时都在备战状态,只要电话一响,任务一到,就必须立马赶到现场参与‘战斗’。” 吴慧明直言,参与维修工作三十多年,很多节假日都是在值班中度过的,通宵抢修更是常有的事。

     维修工作除了辛苦,也时常面临危险。李文忠是一班组中最年轻的维修工,今年只有24岁他已经在维护部工作了3年。一次在维修电机的过程中,因电机未完全放电触碰到机芯,遭遇了触电。所幸当时电压不高,才逃过一劫。从那以后,他时刻提醒自己,工作一定要细致,对自己和身边的组员负责。采访当天气温高达27℃,豆子大的汗珠不断从李文忠脸颊滑落,他只是用手擦擦,却不曾脱下戴在头上的安全帽。

     水厂“火凤凰

    在面对突发的抢修任务时,水厂维护部当仁不让的冲到了最前面,被公司内部誉为水厂“火凤凰”。

    2014年5月,昆明遭遇了严峻的供水形式。由于牛栏江引水工程紧急停水检修,松华坝蓄水不足,原水无法到达第六自来水厂,昆明市西片区、西北片区出现大面积停水。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司要求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启用取水口低于六水厂20米左右的第一自来水厂,否则整个城市供水即将面临瘫痪。停用7年的第一自来水厂必须在两天时间里恢复向城市管网供水,这无疑是一次艰巨的任务。

    水厂维护部5个维修小组立即集结,会同兄弟部门第一时间进入“阵地”。连续40多个小时的奋战,5月18日晚18点左右,安静了7年的一水厂机房发出轰鸣声,5台高压机组一次开机成功,开始向西片区和西北片区供水,基本缓解了缺水片区的供水问题。

    正是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水厂维修工人,铸就了城市供水的保卫线。他们不是战士,却同样有着坚毅忠诚的品质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他们年复一年守卫在平凡却极其重要的岗位上,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恪守着用心服务春城六百万人民的神圣承诺。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