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供应商"好宝"人去楼空 上百市民急寻负责人
昆明好宝公司办公地点已人去楼空 记者王海涛/摄
这几天,家住广福路的欧阳女士,开着车,满城找云南好宝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宝农业”)负责人想要个说法。
今年1月中旬,欧阳女士家的有机蔬菜出现了断供情况,刚开始她还不以为然,后来好宝农业单方面“掐”断了她家的蔬菜供应,之后送菜工人再也没见过。可她的会员卡里还躺着4000元,既无法兑换成现金,也没法继续买菜。而跟她有相同遭遇的昆明市民不少于100名。
偌大的一个公司去哪了?都市时报记者前往好宝农业最初的办公地点“南强街履善巷5号”寻找答案,可门口的保安说,该公司去年12月30日就搬走了,去向不明。
昆明市多个家庭购买有机蔬菜配送卡
好宝农业的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企业家明毅创立,后来此人离开好宝农业。资料显示,明毅创办好宝农业8年后才实现基本收支平衡,可他恰恰在好日子要来临的时候离开了,离开原因一直未公开。而后来的好宝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名叫杨熙。
好宝农业有机认证从2003年开始,该品牌有机蔬菜每年都通过了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检查认证,共有近100个蔬菜单品连续9年通过OFDC的检查认证。2013年,该公司荣获“昆明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同时还拥有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奖牌等各项荣誉。
综合来看,好宝农业此前成绩斐然,另据有限的资料统计,昆明市超过2000个家庭曾购买过好宝有机蔬菜配送卡(充值会员卡)。大家普遍的共识是,该公司基地供应的有机蔬菜味道好,安全放心。
欧阳女士认为,不管好宝农业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对于它以往的表现,“还是蛮好的”。
团结街道办旅游专干李红梅感叹:“从没想到过好宝农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近些年,该公司都是我们的纳税标兵,获了很多奖。”她表示,好宝农业位于团结街道办的好宝箐有机蔬菜基地仍在正常运转,未传出拖欠工人薪资的消息。
南强街办公点还欠着房东租金
欧阳女士说,去年底曾出现过有机蔬菜“暂时断供”的情况,到1月又恢复正常,可好景并不长,2月至今,就再也没有盼来好宝农业的配送车,而那个全国统一的“400”电话无人接听。
不仅如此,一切有关于好宝农业的联系方式,不是空号,就是无人接听。该公司网站虽说能打开,可相关新闻更新也停在2015年9月。
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欧阳女士,好宝农业出问题了。可卡里还有4000元,得追回来。
2014年,欧阳女士经一名叫杨斌的工作人员推荐,花14000元办了一张好宝农业的会员卡,“当时该公司承诺是给我配送100次有机蔬菜,每次140元。到现在用了10000元,还剩4000元。”
昨天下午,欧阳女士跟都市时报记者一同来到了好宝农业登记在官方网站上的办公地址:昆明市南强步行街履善巷5号。四层办公楼空无一人,门洞大开,连窗户玻璃都被拆走了。
“这么大的一个公司,上海、深圳还有分部,怎么说消失就消失了呢!”欧阳女士不解。
门口保安荨师傅说,这家公司去年12月底就搬走了,搬走后的这段时间里,来了好几拨人,有劳动部门,有来讨工资的保安,还有拿着会员卡要钱的市民。荨师傅说,好宝农业还欠这个房东(昆明土地储备公司)的房租没结。
离职员工:摊子铺得太大导致亏损
市民刘女士跟欧阳女士有着同样的遭遇,她卡里还有9000多元没花完。据刘女士透露,昆明市至少有100个以上的家庭仍持有好宝农业的会员卡,卡内还有大量现金未使用完,估值逾百万元。
这时欧阳女士接到小道消息:好宝农业新办公地点在北辰财富中心11楼。
都市时报记者又马不停蹄地赶过去。该办公地点没人,紧闭的大门上张贴着一张来自盘龙区人民法院的传票,被传唤人是“云南美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据部分离职员工透露,该融资担保公司就是好宝农业送菜工人所说的“新的资金方”。该公司与好宝农业的关系,仍有待查证。
2014年给欧阳女士办理会员卡的工作人员杨斌,已离开公司,原因是“公司拖欠工资”,到目前为止,杨斌最后一个月的薪水3000余元仍未拿到,有相同遭遇的不下20人。
关于该公司为何会走到这步田地,杨斌分析认为:“可能是老板的摊子铺得太大,短时间内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开了分公司,形成了巨大的亏空。”他认为,昆明公司是赚钱的,而昆明公司的利润需要用来填补4个分公司的亏空,长此以往,便难以为继。
杨斌还透露:“据员工说,好宝农业以1亿多元的价格卖给了这家融资担保公司,但具体新接手的公司何时来偿还债务,是否继续履行之前的会员卡义务,仍不得而知。”(都市时报 记者王海涛)
财经短评
2011年初,记者也购买过好宝农业的有机蔬菜会员卡,持卡可以直接去好宝箐海吃海玩,还能捎带些有机蔬菜回来,无比美好。
关于好宝农业的衰败,有人说是“步子迈得太大”。
梳理过往新闻,不难发现这种说法确有事实依据。企业家明毅2002年创办好宝农业,深耕本土市场,步步为营,8年后才实现基本收支平衡。也就是说,在并没有实现多大利润的情况下,该公司新班子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扩张,于是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4个一线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在这些城市推广云南的有机蔬菜。
盘子一大,人员、设备及物流成本开始成倍增加,资金流不够就拆东墙补西墙或者股权质押,以为占领城市一隅就能占有整个区域市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高回报。殊不知,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有把本土市场做到极致后,扩张才能提上案头。(都市时报 记者王海涛)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