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剑川揭牌
11月11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和州委书记陈坚为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
本报讯(记者 黑毅鹤)初冬的大理,阳光明丽。11月11日上午,受国家文化部委托、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文化厅、州人民政府与中央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及传承人企业合作共建的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剑川县举行揭牌和签约仪式,并举行了传承人与设计师对话会。
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当日上午举行的传承人与设计师对话会上讲话,就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方向作了要求。
省文化厅厅长李涛在揭牌仪式上讲话。他说,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着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年来,文化部十分关心云南的非遗保护工作。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立,是云南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工作的一件大事。一定要珍惜这一机遇,抓好建站后的各项工作,工作站签约的三方七个单位要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工作站要广泛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实现传统工艺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要尊重传统工艺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他们获得收益、创造性表达的权利,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实现保护传承与改善生活和丰富生活的统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把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建成一个引领和带动云南传统工艺振兴的示范和标杆。
州委书记陈坚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说,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良好、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和幸福家园。长期以来,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国家文化部和云南省文化厅的关心重视下,经过全州非遗工作者和广大传承人共同努力,大理州于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成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富集、最具特色的州市之一。目前,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391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达1270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由国家文化部倡导、高等院校和传承人企业代表参与的“传统工艺工作站”落户大理,是对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鼓舞和鞭策。大理州将以此为新起点,充分利用中央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院校的资源优势,依托传承人企业和传承人,以白族扎染、剑川木雕、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等传统工艺项目为龙头,吸引更多关注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高校、传承人及企业广泛参与,把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打造成“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的全国样板,实现传统工艺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创新实践有机融合,为振兴传统工艺提供大理经验,推动大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在揭牌仪式上讲话。他说,今后,我们将按文化部关于非遗传承的要求和中央美术学院作出的承诺,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做好工作:一是传承好、保护好以木雕为代表的各个传统项目,共同研究传统工艺的技术、艺术的内涵,在保护和传承中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人与设计师对话会发言摘登见今日4版)二是发挥中央美术学院的优势,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为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作出新的努力;三是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下,携手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各界力量壮大队伍,营造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
揭牌仪式上,项兆伦、李涛、陈坚等为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基地暨中央美术学院驻剑川工作站、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鹤庆基地先后揭牌。工作站各方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州政府副州长洪云龙等出席揭牌仪式。
据了解,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总站设在下关,挂牌于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下设大理、剑川、鹤庆三个基地,主要承担工艺实训、研习、研究及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实验基地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