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走私肉寻根溯源:外国小冻肉偷渡来云南
南溪界河越方一侧,疑似走私冻品等待大货车转运。
6月23日,一篇署名新华社的《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文章火速席卷网络,引起广大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僵尸肉”、“70后”猪蹄、“80后”鸡翅等词瞬间登陆各大搜索榜排名前列,紧随其后搜索词条为海关查缉、打击走私冻品、走私犯罪团伙等。一时间,大家伙见面没几句总会谈到“僵尸肉”,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不安。紧接着到来的7月,我省查获并集中销毁数百吨走私冻肉的新闻接连见诸报端,7月7日红河670吨、7月15日600吨、7月16日400吨、7月18日普洱300余吨……如此高频查缉和销毁的背后,是触目惊心令人咋舌的走私冻肉越境流窜。
当一块受沙土掩护的走私冻肉曝光于边防官兵面前时,面对盘查,这块肉的身世、往来记录也随之曝光。
我是谁
有人叫我“僵尸肉” 准确应是走私冻肉
在最早引起轰动的新闻报道中,“我”被赋予一个很扯眼球的名词——“僵尸肉”。“我”有很多分身,除了冻牛肉、冻牛肚、冻鸡肉、冻鸡杂、冻猪肉、冻鸡脚,还有冻三文鱼、冻银鳕鱼等等。
其实,大家对“僵尸肉”这个说法颇有争议,尚无明确定义。据网络收集归纳,存在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指冷冻年限长达数十年的陈年走私冻肉。别称:“70后”冻肉,1967年冻肉。该词首次出现在《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这篇新闻报道中。其后,大量媒体平台发布或转发的新闻中描述“僵尸肉”时会使用类似的描述:“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二是指冷冻时间超过保质期的走私冻肉,冻龄一般为几年,泛指走私冻肉。一些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将查获的走私冻肉数量与所称“僵尸肉“数量等同。一些则称打击走私冻肉冻品行动为打击“僵尸肉”行动。总而言之,“僵尸肉”一词,与走私冻品高度关联。
正常的进口肉不仅需要关税,而且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程序,但走私肉则避开了这一切。
今年6月1日,长沙海关缴获800吨走私肉,肉龄高达三四十年,也就是生产日期为1970年前后的肉类产品。一位专家称,“70后”肉是有的,多为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以美国为主。在仓储物资的替换中,部分陈年牛肉流通向市场。“长时间冷冻保存后,肉的表面已开始氧化发黑,所以不会直接作为冻品肉卖给消费者。而经过餐馆用卤制、煎炸的烹饪方式处理后,能掩盖卖相,口感几乎与正常肉没有区别,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不过专家也说,这类“僵尸肉”并不多见,市场上多数出现的是超出保质期一两年的冻肉。
啥身价
非法走私入境 1吨鸡脚身价翻3倍
“我”为何备受青睐?一个“钱”字足以解答。以冻鸡爪为例,收购价为每吨5000元左右,但加工包装后,售卖时每吨高达两万元。“我”的身价暴涨,走私者自然有利可图。
资料显示,国家质检总局最新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名单中,我国仅允许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智利、匈牙利等牛肉进口。印度、巴西等占据世界牛肉出口总量前列的国家均因属于动物疫区而无法正常进口。目前,国内走私牛肉主要来自巴西、美国等地,每千克25元左右,与国内牛肉每千克50多元的批发价相比,走私1吨可获利2~3万元。每个标准集装箱可装载冻牛肉25吨,走私1柜冻牛肉可以获利50~70万元。而且进出口肉类贸易周期较长、交易量庞大,一旦出现积压过期,就会以40%~50%甚至更低的价格散货。
近年来,全省边境地区各部门加大缉私工作力度后,昆明及内地冻品严重缺货,冻牛肉由原来的60元/千克涨至80元/千克。走私者们一下子嗅到铜臭味,铤而走险。随之而来的是,走私冻肉从景洪至昆明的运费由原来的2万元/车涨至3万元/车,“望水族”(即望风者)工资由原来的6000元/月涨至20000元/月,大量玉溪、寻甸、会泽等地牌照的大型货车也纷纷加入。
据缉私人员调查,走私1吨冻品可以赚800~1600元不等。以鸡爪为例,1吨冷冻鸡爪的进货价仅为4000~5000元,但经过解冻、加工、包装后,1吨售价可高达2万元。
从哪来
近有泰缅远至美非 多由边境陆路入滇
“我”从哪来?说起来有些难以置信,走私集团精心策划,将本处于东南亚老挝、缅甸、泰国,甚至更远的巴西、阿根廷、美国及非洲等世界各处的“我”,集中在一起,又坐车又坐船,沿途穿越多个国家,最终通过普洱、西双版纳、红河、德宏等边境地区进入云南。
据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缉私人员介绍,进入我省境内的冻肉基本是通过边境线进入,西双版纳、红河、德宏一线是冷冻肉入境的主要地区,版纳从勐龙口进入,红河从河口方向进入,德宏从木康进入。其中,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昆曼公路内外相连直通内地,流经州内的湄公河连接东南亚6国,便捷的陆路和水路为走私等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加之与“金三角”毗邻,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西双版纳成为走私或其他跨境违法犯罪的“重灾区”。而普洱主要是一个过境站,“如果其他边境线查缉很严时,走私货品就会绕至普洱进入。”
说起走私冻肉,版纳边防支队缉私人员透露,走私者通过湄公河将货物运到缅甸的码头登陆,进入我国边境前,货物被分装上小货车,入境后,又集中装上大货车。只要逃过边检,货车立即离开当地驶往昆明。这一过程中,走私者会找当地的村民帮助搬运甚至囤货。遇到警方查缉力度加大时,走私者直接绕道进入中国内地。还有一种走私路径:走私人员从境外以低价采购货品,用集装箱发至香港,然后发往越南海防,在中越边境的芒街拆解,雇用边民,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冻品运到红河边境,继而进入国内。一个35吨的集装箱冻品由几十个边民搬运,一两个小时就能搬完。
到哪去
有的滞留当地“安家” 有的前往川贵湘豫
顺利躲过边检进入云南后,“我”稍事休整。有些长驱直入住进昆明冷库,颜值高的直接流入交易市场,质量低的、有味的则批发给小餐馆小作坊“整容”后上桌;还有一些继续奔袭,前往贵州、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走私肉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再加工、分销产业链,重点向二三线城市转移,通常都有严密的组织网络。”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缉私人员告诉记者,走私肉由国外运往相关口岸,再通关进入广州、昆明等集散城市,经过分割、再冷冻后销往全国各个渠道。就云南而言,走私肉躲过关卡后进入昆明,在昆明的冷库保存后分销。为躲避检疫监管环节,分销时也会避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重点向二三线城市供货。在这张走私销售网络中,形成了驻点团队、环环相扣的严密模式。走私肉在进入大陆后,往往装在没有冷藏设施的卡车中运往南方的大型批发市场。在这些市场,这些肉制品被再次冷藏,并售往全国的超市、加工厂和农村市场,一些大型的餐饮连锁企业,还有网络销售渠道。
而走私肉的厂房和冻库往往建在偏远郊区,运输时由多批车队走不同线路,每个地点和环节都有对口人员接应,直接销往饭店、餐馆。以冻鸡爪、动物内脏等为例,品相好的可能直接流入冻品交易市场,有些出现变质、异味的,则被批发给小餐馆、小作坊,经过除味等处理后,加工制作成泡椒凤爪等成品销售。也有不少走私牛肉进入了西餐厅,一些品相较好的甚至会卖到高档西餐厅。
春城晚报 统筹 雷鸣 赵丹青 赵梅圭 记者 邓建华 戴振华 任锐刚 黄兴鸿 袁明锋
通讯员 刘家勇 蔡敏 杨斌 徐雪 实习生 杨龙梦珏 摄影报道